领导干部更要注重道德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 “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人有人品,官有官德,“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党风、政风、民风。因此,要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公道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领导干部就更要注重道德建设,在“立行”和“立言”上下功夫,讲道德、讲修养,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为群众做出榜样。
一、为“官”贵有德。为政重德,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官吏的道德品质,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也曾经指出治国就是治吏。党员领导干部,是群众中产生的优秀代表,作为“公众人物”,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应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
首先,为“官”有德,是党的宗旨得以实现的前提。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德”,是政治信念。党员领导干部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党性原则,才能做到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永葆党的先进性。党历来十分重视道德的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超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正是这种道德要求,使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领导干部为了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其次,为“官”有德,是公众道德示范的要求。领导干部行端品正、道德高尚,既可理直气壮地教育人,又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所以应比普通群众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党员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相反,在群众眼中就没有威信,没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如果领导干部德之不佳,还会使一些群众产生失望情绪,从而上行下效,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导致“官德毁而民德降”的不良后果。
第三,为“官”有德,是德治得以实现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领导干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官德”建设对“以德治国”进程的影响和导向。为“官”有“德”,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固有之义。以德治国,首先要求领导干部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影响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最高境界。为“官”者,必须有“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为“官”贵树德。领导干部道德品质的好坏与政治上的坚定与否是紧密联系的。道德高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在政治上也一定是奋发向上、坚定成熟的。所以,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
树“官德”,当务之急是要立德。近年来,党中央以党纪形式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规范作出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对领导干部起到了较好的约束作用,要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将现有的道德规范加以充实和完善,以更好地督促领导干部遵行。
树“官德”,要靠领导干部的自身努力。从根本上说,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道德责任和道德评判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
树“官德”,要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特别要加强主动监督,把监督的关口前移,把事前监督、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这样,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必将有助于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官德”,从而推动以德治国方略的实现。
三、为“官”贵修德。修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赖组织的教育,同志的帮助,舆论的监督,但最终还是靠自身的努力。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应从加强学习入手,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见贤思齐,反躬自省,通过一点一滴的提高,把自己修炼成有远大理想的、道德高尚的、纯粹的共产党人。
目前,我国还未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状况。针对这种新情况,必须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构建思想道德防线。当前要从政治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入手,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特别是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吸取我们党几十年来对党员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运用正面教育、典型教育等多种形式,对思想街道高尚的人和事大力宣传,对思想道德腐化的人和事坚决揭露抨击,增强党员干部在思想、信念、道德与言行上的一致性,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御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有些领导干部腐化堕落,都是起始于道德的背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宣传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五种精神武装领导干部,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辨别能力,增强道德信念。
实践证明,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加强道德监督,是加强干部道德修养的有效办法。要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实现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批评权。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运用道德谴责、道德表扬、道德激励等方法,把思想道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我们的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以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道德的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领而导之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个旧市财政局 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