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制度 抓落实 树表率 做党的好干部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营造起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形成共建和谐的坚实基础。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漠视群众和官僚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和少数干部身上,但与我们党的宗旨格格不入,它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开展这次大讨论,是重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关键是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密切联系群众,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在思想上行动上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注重“言传身教”贵在实践,健全制度,从我做起。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好一名党的优秀的合格的好干部基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自我做起
优良作风的形成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结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创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这些优良作风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结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既是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既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的鲜明标志,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围绕中心工作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必须从自我做起。
古话讲“上行则下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社会的表率,党的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纠正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只看眼前利益,热衷做表面文章,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切实解决漠视群众、脱离群众,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问题,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着力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做发扬民主、维护大局的表率;做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表率;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率。
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就是导向,就是机制,就是规则。制度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牵引力、鼓动力和约束力。制度是“硬道理”,制度好则有序,制度不好则无序。制度好比是铁轨,人的行动好比是行驶的火车,人人遵守制度,沿轨道前进,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地;违反制度,火车就会脱轨,导致车毁人亡,可见制度是何等重要。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在带头遵章守纪的基础上领导干部还必须做到: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维护中央权威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关系。对中央的决策要坚决执行,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要克服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置中央政策规定于不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严重破坏政令统一的行为。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凝聚全党智慧、进行正确决策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更好地集中;只有正确的集中,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一把手”与一班人的关系。 “一把手”如果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过于自信,那么班子的其他成员就无法充分发表意见,民主集中制就会成为摆设,制度形如虚设。同时,班子其他成员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各行其是,不能够充分的发扬民主制度也落实不了。四是要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按照集体分工,各负其责,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要求。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决策事项,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科学论证,作为集体讨论的依据,要善于根据班子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对提出的决策建议进行修正;对其他成员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充分发表意见,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拓宽监督工作渠道。把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诫勉和谈话、函询、质询等制度。要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督。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有效监督形式,净化领导干部生活圈。要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开展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定期分析评价,增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制定领导干部作风考核办法,把组织考察、考核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和定期报告制度,完善督查措施。要确定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检查。要建立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整改制度,落实整改措施,保证整改到位。要建立问责制,对因不抓不管,管辖范围内出现严重作风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建立长效机制抓起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抓、经常抓,一以贯之,抓出成效,促使党员干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忠实实践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为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要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各级、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既要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责任。同时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要创新领导干部作风考核机制。要探索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把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要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不让认真干事业的人“吃亏”,不让勤政廉政的人“吃亏”,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现象,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三要完善监督惩处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要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于检查发现或者群众反映问题较多、较集中、较严重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采取诫免谈话或组织处理措施直至法纪惩处。要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坚持和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完善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好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要切实推动自下而上的监督。要积极完善政务公开,大力推动党务公开,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考察任用干部要坚持群众公论原则,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强化惩处,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必须给予严肃处理。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监督合力。四要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领导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要切切实实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
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官僚主义。要从加强教育、提高觉悟入手,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领导干部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善于在新的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解决问题。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力戒浮躁浮夸。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把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要爱惜人力、财力、物力,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反对搞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政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坚决刹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准向下级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不准强迫命令,严禁欺压百姓,切实解决作风粗暴、办事不公的问题。加强生活作风建设,做艰苦朴素、修身立德的表率,要加强道德修养,反对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培养高尚的精神追求。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想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信任度、支持度,就必须做好五件事:诚实守信,办好人民委托的事;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急需的事;公道正派,办好人民关注的事;求真务实,办好人民普遍得实惠的事;勇于创新,办好人民长期受益的事。严格要求自己,践行落实作风纪律,自警自省,务实于民,从而实实在在地当好一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地服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