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建设“四加强”
干部作风是干部行为、形象、风气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涉及干部在群众中的印象和形象问题,好的干部作风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不良的干部作风有失公信力,铸成错误,有碍社会的发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系重大。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应注重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要注重“四加强”。
一、加强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素质
目前一些党员干部已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加强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迫在眉睫。在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的教育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切实转变学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素质。同时完善机关学习和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加强干部管理,促进作风转变
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把干部作风行为作为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第一,转变干部作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制度,为防止好的制度形同虚设,防止因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导致好的制度的虚化、弱化、形式化和口号化。第二,只有具有好的作风,领导干部才能够坚持公平正义,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严格执法。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廉洁从政
通过制度建设来培育、弘扬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是促进廉洁从政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建设来培育和弘扬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制度具有规范性和具体性。通过制度建设,将领导干部好的作风固定下来,使好与坏、是与非、对与错、可做与不可做的标准界限清晰明了,易于领导干部在实践中遵守。制度又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制度一经形成,任何人都不得违反,这种强制力可以促使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作风。制度还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通过褒扬遵规守纪者,可以激励和引导领导干部只做制度所允许的事,树立和弘扬好的作风。注重制度建设,应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定期学习培训等制度,落实巡视和派驻、经济责任审计、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健全和加强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机制。用好的制度来促进廉洁从政。
四、加强干部交流,推动作风建设
领导干部作风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依赖、能否执好政的重要依据。加强干部轮岗交流,能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好转。其做法是:1开展学习讨论,达成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势在必行的共识。2.加强各级班子一把手的交流。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加强一般干部的轮岗交流。6.注重人才的培养使用。通过干部的轮岗交流,完善和优化班子结构,扩大领导干部的社会知识面,提高认知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推动作风建设的发展。
总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党内和党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各级党委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石屏县政府 何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