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 服务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以高标准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加强基层党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从深化党建理念、强化基层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抓起,不断创新党建发展思路,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本领,为顺利实施定边县“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化改善民生”的三大战略和把定边打造成“中国马铃薯之都、西北特色农业大县、陕北能源工业强县、塞上绿色生态名县和区域商贸物流新城”的五大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深化党建理念为抓手,创新党建工作发展思路。基层党建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结合当前实际,要按照“四多四出”的思路,以全新的理念推动党建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多研究文件,研究文件出思路。中、省、市印发的各类指导性文件,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很强。要认真按照“文件精神要领会,存在问题要清楚,重点任务要明确,办法措施要管用,贯彻落实要到位”的要求,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把握实质内容,从中理清思路,长远谋划本职工作。通过学习、研究文件精神,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谋事的方法、维护稳定的思路、搞好发展的出路。
二是多强化教育,强化教育出和谐。扎实开展“强化全民教育、鼓励国民教育、抓好干部教育、发扬红色教育、实施远程教育”五项教育,稳步推进全县各项社会事业建设。通过强化全民教育,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大力鼓励国民教育,培养后续人才,回报社会;通过抓好镇村两级干部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把其培养成“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工巧匠;通过发扬红色教育,学习宣传革命先辈事迹,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施远程教育,从种养植技术、知识培训、典型引路等方面,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三是多深入基层,深入基层出政绩。深入基层调查并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更是决策科学的基本前提。要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里想着群众,腿要迈向基层。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大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四是多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出稳定。改善民生是最强大的执政动力。要通过实施“生活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六项民生工程,使群众得到实惠,促进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以强化基层建设为中心,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当前应着力从阵地、班子、制度、思想、作风、能力、廉政七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阵地建设。农村基层组织阵地是农村基层开会、议事、决策的场所,办公的地方,党员群众活动的场地。要本着“实用、管用、长效”的原则,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管、用”工作,切实把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成为开展各项工作、培训党员干部、学习农业实用技术、组织文体娱乐活动的中心。
二是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坚持选拔使用与培养提高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即将进行的村“两委”换届,把年纪较轻、“双带”能力较强、群众信任度较高的同志充实到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
三是着力加强思想建设。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群众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思想疑虑和实际问题,着力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消除不和谐因素,引导党员群众和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是着力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人品上的公道正派、行动上的模范表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将作风贯穿于行动,用行动彰显作风。
五是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用制度加以保障。要从规范农村各项工作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让适用的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管用的执行。
六是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事关党在农村的政权巩固。要把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强弱的标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将能力水平定位在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和繁荣农村文化上来。
七是着力加强廉政建设。清正廉洁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树立浩然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追求品行高洁,确保政治安全,做到不与民争利,永葆共产党员的道德本色。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契机,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本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三个注重”和“四个一”的要求,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和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能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先进性。党员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中要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品质的提升。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强化党性修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和领导干部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念。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注重本领的提高。要历练演讲、交际、写作的水平。演讲是与人沟通的本领;交际是对上取得支持、中间搞好团结、对下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本领;写作是提升理论水平的本领。要有想干事的动力,善谋事的思路,会办事的水平,干成事的能力,不出事的效果;有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发展文化的能力;有“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是注重行动的提速。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做到胸中有主意,工作有章法,手上有办法,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转作风,抓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同时,作为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要力求做到“四个一”,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改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本领。一是“打好一场攻坚战”。要齐心协力,做到“枪要亮、胆要壮”,确保县乡村换届任务圆满完成。“枪要亮”是指要认真学习,努力把换届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内容、政策、规定、程序,学懂、学透、学实;“胆要壮”是指在工作中要敢于担当,干劲十足,不出纰漏,彰显水平。二是“走好一盘工作棋”。要团结、务实、创新,努力打造团队精神。“团结”是指要对外体现一个形象,对内团结协作,不搞内耗,求大同、存小异、顾大局;“务实”是指要各司其力、各负其责,协调作战、密切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创新”是指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做到走活棋、走赢棋。三是“尽好一颗责任心”。要讲人性,做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讲党性,自觉提升党性观念、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不出事。四是“交好一份满意卷”。要谦虚做人,谦逊做事,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各自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组织、对社会交一份满意答卷。(定边县纪委 孟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