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并不断完善我们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经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大对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纪检监察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走向深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坚持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来谋划和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探索和拓宽纪检监察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对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重大活动要及时跟进、积极参与,抓早抓紧抓实各项服务、监督和保障措施。要坚持把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令畅通。当前特别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强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检查方式方法,为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动科学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提供有力保证。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到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中去。要切实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定期接访、下访等规定。要紧紧围绕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下大气力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执政为民、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和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要继续深入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征地拆迁、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涉及民生、损害民利的突出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富足、更和谐、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当前尤其要把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紧迫的任务,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私设“小金库”、公款出国(境)旅游、用公款吃喝和请客送礼、违规建设楼堂馆所、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和多占住房及买卖住房、违反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工作纪律等问题的专项治理,认真开展公务用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严肃换届工作纪律和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努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易发多发的态势,只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加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才能既坚决惩治腐败,又有效预防腐败,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实效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通过抓紧治标清除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有效抑制腐败行为,又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既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以达到警示、诫勉、震慑的作用,又要实行防范在先、关口前移,及时研判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切实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切实发挥好制度的保障性作用,继续抓紧制定一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立科学的制度测评体系,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发挥好监督的关键性作用,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职能、重要事项和容易诱发腐败关键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大力推进党务公开,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发挥好改革的推动性作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工程建设、投资体制、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凡是政府不该管理的事务都要交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割断行政权力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利益联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努力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好惩治的威慑性作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加强教育,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也是纪检监察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情况、探索新领域,才能使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反腐倡廉实践,自觉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的实际成效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要大力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更加自觉地做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要大力推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把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群众窗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建立完善信访举报、投诉处理、政风行风评议、案件监督管理、预防腐败信息共享等系统,加大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高度关注并及时做好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应急预案,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从快查实,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有益做法和新鲜经验,不断提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新对策,增强反腐倡廉理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努力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反腐倡廉实践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石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