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源汇区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工作经验全市推广
在4月17日召开的河南漯河市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推进会上,漯河源汇区委书记马超音作为县区唯一一个代表,作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典型发言,向漯河市推广了该区“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先进做法。近年来,该区把廉政风险防控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保证“权力安全行使、干部安全成长、发展安全推进”为目标,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为重点,以深化工作内涵为动力,着力构建职责明确、程序严密、运行科学、管理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
坚持试点先行,全面深化推进。该区从2009年开始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行新的实践和探索。先后3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南京、浙江、安徽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排查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工作的意见》,精心选取财政、水利、国税等相对特色明显的单位为试点,探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总结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的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全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动员大会,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把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强化责任、齐抓共管、推动落实;区纪委加强组织协调,全程指导,全力推进。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全覆盖。
深入排查风险,明确防控重点。首先组织全区各单位对照法律法规和机构职能“三定”方案,对权力事项进行自下而上的梳理规范,形成权力清单。全区梳理确定重点岗位职权603项,绘制权力网络图和业务办理流程图293幅。在此基础上,按照“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的原则,突出单位、领导、内设科室、具体岗位4个层面,围绕“人、财、物、权、钱、事”6个环节,采取“自己找、领导提、服务对象帮、案例分析和组织审定”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细致、详实地查找廉政风险点3750个。同时,依据权力的重要性、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分类评定为ABC三个等级。
强化防控措施,化解廉政风险。一是强化制度监督。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及重点对象,研究制定了《源汇区区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先后开展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抗旱资金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等活动,立案查处违规行为17起,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实。对涉及全区的各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等“三重一大”事项,不折不扣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尤其是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我区在严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基础上,创新干部选任方式,探索实行“三推一述一票决”新模式,公开选拔了10名党政正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得到漯河市委靳书记的肯定性批示,河南省委组织部向全省推广了该区的成功做法,漯河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源汇区的做法也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强化群众监督。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从基层群众、企业商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范围精心挑选人员,在全区和各单位层层组建廉政监督员、纠风联络员和政务监督员队伍60余支,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督导、点题咨询活动,拓宽廉政风险防控的监督面。围绕权力运行,将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党务政务公开范围,组织全区各单位通过设置公开栏、安装电子显示屏、开通网站专栏和建立活动室的形式,逐岗逐人公示廉政风险点,定期公开权力运行情况,实现对廉政风险的动态监管。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建成“栏屏网室”等各类公开平台800多个,开展党务政务公开活动1600多次。尤其是去年在全区24个单位43个“涉企为民”重点岗位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排名后3位的科室负责人引咎辞职,在全区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强化科技监督。坚持从完善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入手,不断加快便民服务网络建设。高标准打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区行政服务大厅,积极推行职能部门集中办公、行政事项集中审批、受理事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标准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实现了市、区、乡、村四级业务联网,在全市率先建成集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信息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的电子监察网络体系。2009年,漯河市标准化行政服务和电子监察四级网络建设现场会在源汇区召开,河南省纪委、市纪委分别以信息专刊的形式宣传推广了该区的经验。
健全长效机制,务求工作实效。一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推行了“项目牵总、三级管理、全程控制、创新推进”工作机制,按照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室、派驻机构三个层次,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重点项目,逐级予以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目标成效及责任人,实行三级项目化管理。二是完善预警纠错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红、黄、蓝”三色预警制度,对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按其性质、影响程度、轻重缓急,下发三色预警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规定时限内剖析风险成因,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回告纪检监察机构。三是严格考核评估机制。研究制定了《源汇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考核评估办法》等文件,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反腐倡廉检查考核中,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制度不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立即责成整改,对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