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强监督为第一职责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监察局
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监察局不断强化监督意识,始终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职责,依靠总局党组支持和各监督职能部门的配合,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组织协调,研究探索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有力推动了税务系统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履行监督职责的工作合力
国家税务系统实行垂直管理,现任厅(局)级领导干部420人,处级领导干部1.1万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客观上存在着“上级鞭长莫及不易管、地方党政部门客客气气不深管、同级和下级不愿得罪人不敢管”的现象。为解决监管不严的问题,驻总局纪检组、监察局按照“管好司令部、带动全系统”的思路,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监督职能部门作用,形成了监督工作合力。
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组局始终把加强组织协调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监督部门发挥积极作用。人事、巡视、督察内审等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建立统一协调、信息共享、衔接顺畅、主动配合的监督工作机制,形成各监督主体一起动手、各领域协调行动、各种手段配合运用,全方位、多方面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局面。
努力提高监督效能。通过加强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加强预警分析,提高监督工作科技化水平。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查办重要案件、参加重要会议、参与重要工作,对重大决策实施表决权,运用谈话诫勉、函询等手段,发挥监督主体作用;党组主要负责人通过定期与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党组主要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亲自批办信访件,发挥对领导班子成员和下级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作用;通过严格执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和基建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相互制衡、5年调整,重大事项决策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重要干部任免实行票决制等规定,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的监督作用;通过坚持实施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发挥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巡视检查、执法监察、执法督察,加强上级党组对下级党组的经常性检查督导。同时,组局还不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席会议、情况通报制度,整合监督资源,综合运用检查成果,不断提高监督效能。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打好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坚实基础
组局始终把监督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近年来,组局陆续制定出台了《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税务系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实施意见》、《落实中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明确了监督的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内容及方式方法。特别是对重大事项决策提出硬性要求,规定党组会议议题提前1至2天预告,不得临时动议召开党组会、临时增加会议议题,每个党组成员对议题充分思考,使决策更加公开;规定主要负责人末位发言,防止“一把手”表态定调,影响领导班子成员充分讨论,使决策更加民主;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工作规程,决议过程如实记录并形成纪要备查,重大决议5个工作日内以适当方式公开,使决策更加透明;领导班子分工需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集体讨论研究,并报上级党组备案,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更加合理。组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实现了开展监督有依据、落实责任有抓手、实施追究有实效,为有效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确保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组局牢固树立“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观念,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把握监督重点内容。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承担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强化民主议事程序、推行重大事项票决;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使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廉洁从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
把握监督重点环节。通过实施干部选拔任用记实制,加强对初始提名、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公示、任用等情况的全过程监督,把好选人用人监督关,防治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2011年,国税系统副厅(局)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过程中,先后选派648人次参与监督;通过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银行账户管理、固定资产、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工程立项、招标采购、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严肃财经纪律;通过落实政务公开规定,促进行政管理和税收执法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通过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测评,使监督更加深入。
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利用中介机构谋取不正当利益问题的专项治理,开展公务用车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对信息技术运维和服务中增加纳税人不合理负担问题的专项治理,深化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案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