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纪检监察干部的“五行”价值观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价值观就是人内心最重要、最根本的“道德律”。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神圣使命,理应比普通人具有更高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追求。“五行”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诠释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和谐相长、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应借鉴“五行”思想,勤勉学习,修身养德,树立“纯洁似金、正直如木、上善若水、奉献胜火、朴实成土”的价值观。
纯洁似金。金子的价值在于它的纯洁无瑕。纪检监察干部要在保持党的纯洁性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必须秉承金的纯洁坚固。要始终保持思想纯洁,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讲政治、讲大局,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关键时刻、重大事件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忠于职守。要保持作风纯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自觉接受监督;始终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去感染、影响更多的同志爱党信党、遵纪守法。
正直如木。树木的可贵在于不畏艰难困苦,哪怕历经风霜雪雨,哪怕处在悬崖绝壁,总能保持伟岸挺拔、向上生长。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忠诚卫士,应当秉承木的正直和气魄,始终保持疾恶如仇的凛然正气和旺盛斗志。要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敢于碰硬、坚持真理,与消极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要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面对各种诱惑都能一身正气、不为所动,面对各种阻力和压力都能百折不挠、毫不退缩。要秉公执纪、实事求是,不讲情面、不徇私情,始终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使所办案件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上善若水。水孕育众生、滋养万物,既能用宽阔的胸膛包容人间万象,又能用豪迈的气概荡涤世间污浊。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学习水的情怀,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爱护。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通过接访走访、谈心交流,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
奉献胜火。火美丽而灿烂,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是光明的使者,是积极向上的象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奉献作为自己应有的品格,让人生在奉献中闪光。对事业要有火一样的热情,把平凡的工作岗位当做奉献的舞台,把端正党风政风作为人生的追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忠实地履行肩负的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尽职尽责。要学习火那种破旧立新的精神,加强知识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以坚忍不拔、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视群众为老师,把实践当源泉,大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发展。
朴实成土。土疆广袤,土性墩厚,厚德载物,朴实无华。纪检监察干部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上要作出表率,学习土的朴实无华,心怀高尚的人生追求,控私欲、戒浮华、抛名利、去粉饰。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不在生活、工作条件上搞攀比,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自觉做到艰苦奋斗、勤俭朴素,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忍辱负重、甘为人梯的品性和宽厚待人、包容他人的胸襟,对待同事、对待工作、对待生活,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勇于修正错误,决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切实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供稿 安徽省纪委 章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