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 凝聚人心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舆论的地位日益显现,并逐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承认。反腐倡廉网络文化是一种新文化形态,它是廉政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对社会意识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主动用廉政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正确引导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
一、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也使当前的违纪违法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出现的情况更加复杂。历史沿袭下来的反腐倡廉宣传形式和方法、传统的文化传输形式、落后的权力监督模式与新形势新任务逐渐不相适应,不足和薄弱环节日趋明显,这些都要求我们既要总结经验、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又要力争反腐倡廉进程与改革发展进程同步,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的、高科技的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搞好网上正面宣传、防止和控制负面宣传,既是网络管理和宣传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需要。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区、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互联网站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一) 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重要思想。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党的执政能力中理所当然就包括利用和主导互联网空间的能力。我国长期以来,往往内印红头文件特别多,不仅群众不了解,而且容易暗箱操作,引发腐败现象的滋生。通过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运用网络手段,倡导公开、透明原则,通过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强行政权力的透明度,方便人民群众行使对政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而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与腐败文化抗衡的关键所在。随着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封建陈腐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的侵蚀,形成一股强有力的腐败文化。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性、长期性、广泛性的,廉政文化如此,腐败文化亦如此。近年来,我国有网民激增,手机已经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提供者、传播者。互联网是一个群众参与性最高的文化建设和传播的载体。这个载体,我们不加以利用,错误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价值观就会加以利用;我们不去占领,那些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就会加以占领,以“蚁穴”的方式腐蚀人们的意志,误导人们的行为,只有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用先进的、纯洁的文化替换没落的、陈旧的文化,使腐败文化习俗节节败退,难于再腐蚀人们的意志,误导人们的行动,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
三、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一)创新工作格局,整合文化资源。要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把各种资源、内容和各种形式的载体整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一是整合资源。通过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动态,协调解决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配合协调、发展有序。二是整合内容。纪检监察工作内容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有法律法规查询、政府网上采购、网上行政审批,如规章制度、工作动态、重要信息、工作交流、学习园地、案例分析、廉政视频等。通过整合把这些内容都集中到网络。三是整合载体。反腐倡廉网络文化是各种信息表现形式的集合体,它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融合于多功能的媒体。要借助于网络的优势,使反腐倡廉网络文化的形式内容得以丰富多彩,宣传广度得以不断扩大,倡导的廉政理念随着网络得以持续发展。
(二)创新惩戒严廉的机制,夯实廉政基础。 廉政文化,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依靠人的自觉性是建不成的,它还需要形成一整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要运用网络手段,构建系统的网络监督体系。一要构建公务活动监督体系。利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政务公开建设,把公务活动及服务要求在网上公示于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行政信息公开办法,明确公开范围、方法和程序;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内部运行管理机制,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与部门办事大厅间互通互联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上述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部门运行成本,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二是构建对八小时外生活圈监督体系。如利用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会圈监督网站,对每位干部实行动态监督管理,为今后发现线索、处理问题拓宽渠道。三是构建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监督体系。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促进“阳光工程”建设,把重要政务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在网上发布,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创新廉政文化长效机制,巩固建设成效。引导网络文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是强化网络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任何形式的文化包括网络文化,不能仅仅发展其某一个方面的功能,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把教育、引导功能放在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没有专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再好的廉政文化也会被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所淹没。三是各级组织应抓好网上舆论的收集工作,提供网络信息,针对网民的评论,利用上网跟帖等短平快的方法,引导网上舆论,要针对一个时期的焦点热点问题及时组织人员撰写评论文章,形成网上反腐倡廉舆论声势。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理解的支持,凝聚人心、鼓动士气、并进一步树立中国政府清正廉明的国际形象。(供稿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纪委 淦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