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轻干部走向领导岗位后的防腐思考
近年来,年轻干部犯罪的典型案件不时见诸报端。譬如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亚非,因贪污腐化被追究刑事责任。他1991年3月任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时才39岁,是当时湖北省政法系统最年轻的正处级法官之一。又如:2008年10月28日,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纸免职决定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免去黄松有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他1997年任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时也才39岁等惨痛的教训。如何加固防线确保司法廉洁?这是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人民法院面前一道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就如何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确保年轻干部走向领导岗位后能廉洁奉公并更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从而真正树立司法权威的理论实践方面提出一些经验,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对年轻干部进行选拔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可由组织部门成立考察组,每年深入各单位开展优秀年轻干部民主推荐。再根据推荐结果对被推荐人的综合素质、思想觉悟、群众基础、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了解。最终通过综合分析、通盘考虑被推荐人的各方面素养,并征求单位领导及干部群众意见,确立培养对象,建立年轻干部人才培养档案。在任用上要处理好年轻领导干部使用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各个党委要对年轻领导干部进行经常的全面深刻的教育,帮助他们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坚固思想政治防线,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民主观、利益观。要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对年轻领导干部不仅管在事后,更要管在事先;不仅管八小时以内,更管八小时之外;不仅要管明显突出的违纪违法行为,而且要管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年轻领导干部直走人间正道,为人民服务到底。
然后,要建立年轻领导干部定期考评机制。年轻干部在升迁之后如何保持平常心和积极向上的动力,对其成长而言尤为重要。一要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年轻领导干部动态监督管理机制,为每个人建立培养跟踪记实档案,对年轻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对年轻领导干部权利运行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诫勉;二实行定期巡访制度,由院纪检监察干部每季度对年轻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巡访,在巡访时做到“四访”,即巡访各庭室队局负责人及审委会委员、巡访其他党组领导成员、巡访政工部门、巡访基层干部群众,每次巡访都要填写《巡访情况记录册》,并把巡访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实行定期约谈制度,实行“班长”找班子成员谈心,班子成员找庭室队局负责人谈心,庭室队局负责人找本庭室队局干警谈心,做到干部轮岗、交流必谈,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谈,干部年终考核反馈必谈,审委会、民主生活会前必谈等“四个必谈”,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年轻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对发现的不良苗头及时提醒,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四对群众意见大而又缺乏认识的,严肃批评;五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坚决查处,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清理“害群之马”。
其次,要编织内外监督四张网。编织制度规范网,针对立案岗位、审判岗位、审判监督管理岗位、执行岗位、人财物管理岗位、合议庭组成、行使自由裁量权等进行全面排查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有权力就有可能产生腐败,廉政风险无处不在。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是负责审理案件,解决基本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纠纷的国家机构,权力密集,社会关注度高,廉政风险系数大。排查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同时建立防范机制,有利于年轻领导干部清清白白干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走好人生路;编织家庭监督网,通过发放《家庭助自洁倡仪书》,教育引导年轻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家庭“哨兵”,把好年轻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关;编织自我监督网,不定期组织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深刻剖析腐败人物的人生轨迹,督促年轻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编织社会监督网,一方面聘请10名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等为作风建设监督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让作风监督员为年轻领导干部“号脉问诊”,对年轻领导干部实施全方位监督;另一方面积极拓宽信访监督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开通网上举报,认真受理群众对年轻领导干部的投诉,对有问题的干部,不护短、不袒护、不搞双重标准,坚决予以查处,对不适宜在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坚决予以调离,保证年轻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最后,来探讨摸索上一点谈及的关于全面排查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点及建立防范机制的方式方法。排查风险点是推行岗位廉政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为了找准、找全、找实风险点,使廉政风险从“暗”走向“明”, 要从环境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干警素质风险等方面入手,坚持风险排查“对岗位不对人事”, 采用“自身查、互相议、庭室审、党组定”的方式,运用三个方法:一是统一思想仔细查。法院召开动员会,要求每个干警根据所在工作岗位职责深入自查,填写岗位廉政风险自查表;
二是对照岗位稳慎查。廉政风险由岗位而产生,领导班子成员从本职岗位的职能、特点出发,对照岗位职责履行、相关制度执行的情况,认真梳理岗位职权和职责,理顺每项工作和权力运行流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筛查和分析存在的及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填写《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和自我预防承诺书》。各庭室队局负责人根据要求从岗位职责风险、工作流程风险、权力运行机制风险、内外部环境风险四个方面着重分析查找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填写《庭室队局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承诺表》。对领导班子成员、各庭室队局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一步进行细化,分门别类,评等定级,明确廉政风险点、呈现形式、涉及部门岗位、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各庭室队局把廉政风险点排查情况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在网络上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查找到位,人人过关;
三是线面结合相互查。从线条上讲,从上往下延伸,院领导、庭室队局负责人、庭室队局工作人员,一级紧扣一级,连成一条线,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区别,有所侧重。从面块上讲,突出抓住领导岗位、中层岗位、普通岗位三个层面。领导岗位重点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中层岗位重点针对审判监督、审判管理、人财物管理等环节,查找行使司法裁判权、自由裁量权、现场裁决权和内部管理权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普通岗位主要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各庭室队局一般工作人员岗位的廉政风险由庭室队局负责人审定,各庭室队局负责人岗位的廉政风险由分管领导审定,领导岗位的廉政风险由党组集体审定。对廉政风险点查找不实在、不全面、不准确的,一律予以退回并重新梳理查找,确保风险排查质量。以这样的方式来梳理、发现廉政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在开展法院系统廉政风险点排查的基础上,开展自查自纠专项调研。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定的防控措施认真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完善。围绕规范权力运行,以业务流程为线、部门岗位为点,审察和透析廉政风险点找得准不准、全不全、深不深,防控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五项禁令”,深入查找并纠正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不相符的问题。(供稿 湖南省嘉禾县纪委 罗宇 通讯员 洋清 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