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搞好纪检信访工作必须具备“五种能力”
纪检信访工作是一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被喻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纪检信访干部使命神圣、责任重大。笔者认为,新时期搞好纪检信访工作必须具备以下“五种能力”。
一、勤学善思的能力。勤学善思是纪监信访干部增强综合素质的必由之阶。每一个信访都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处理、化解、平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固定方法,更没有一本教科书能给出一个“万能”的标准答案,因此,要做好信访工作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悟性”。具体讲,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肯学习、多实践、勤思考、善总结。肯学习,就是要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同志学,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多实践,就是要从接访到调查,从处理问题到做思想工作都要积极参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才干,从实践中求得真知;勤思考,就是要多动脑筋,这既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实践上,只有勤思考,才能将所学融会贯通,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善总结,就是要对好的经验、坏的教训、自己的体会、别人的做法,及时加以总结,最终找到解决信访问题、推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规律。
二、明辨是非的能力。客观准确的判断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提高纪监信访干部明辨是非的能力,首先要提高分析复杂信访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尽可能地做到不主观、不臆断、不盲目,通过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要善于从不和谐中找到潜在的和谐因素,从而理顺个中关系,发现问题结症,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要不断提高发现有价值案件线索的能力。纪监信访举报工作是发现案件线索的主渠道,据统计,全国查处的大案要案80%以上是通过群众举报揭露的。因此纪检信访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判断分析,重视每一个纪监信访线索,从中查找疑点,认真挖掘,及时有效地提供有价值的案源线索。
三、驾驭全局的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纪监信访干部工作能力水平最直观的表现。其主要表现在驾驭信访局势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处理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和大规模的群众集体上访问题上,言语上要有说服力,行动上要有震慑力,措施上要有决断力,能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不拖泥带水、瞻前顾后、当断不断。另外,对各方力量整合的好与否,也是检验纪检信访干部驾驭工作能力强弱的具体表现。实践表明,复杂信访问题往往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往往夹杂着个人、家族、部门等多方利益,纪监信访干部要在整合信访资源的过程中,做到统筹安排、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信访群众的依法信访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隐患和因素。
四、应变处置的能力。信访举报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有的是矛盾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是多年沉积的老大难问题,有的是突发性问题,也有胡搅蛮缠的问题等。这就需要我们纪检信访干部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精通的业务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积极应对,快速分析,认真处理。对于矛盾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多年沉积的老大难问题,要深入调查取证,弄清事情真相,酌情进行处理;对于突发性事件,要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机关报告,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通过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积极稳妥地进行处理;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出击,通过执法监察、专项清理等,公平、公正、有效地解决党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确属胡搅蛮缠的,要讲清政策,劝其息诉罢访。对于不听劝解,继续胡搅蛮缠、寻衅滋事的,要果断采取司法措施。另外,在处理重大复杂的信访问题上,要加强跟踪督办,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同时,要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党委、政府信访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的横向联系,定期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解决信访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要主动与上级信访机关、案件检查部门和党政信访部门以及机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增强信访大格局的整体合力。
五、坚决执行的能力。坚决执行是体现一个纪监信访干部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能力。执行能力贯穿于信访问题调查处理落实的全过程,会不会调查问题、能不能化解矛盾、敢不敢动真碰硬,善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等等,都是检验执行力高低的具体表现。执行力是吃得了辛苦的毅力,一个人能力不管有多强,吃不了苦就肯定干不成大事,尤其是对信访工作,更要有个一股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执行能力还体现为顶得住压力的魄力,信访工作有时会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信访干部必须要能顶得压力,排除干扰,客观公正地处理好每一个信访问题,切不可为息事宁人而放弃原则。执行能力更是解得了难题的能力,信访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必须具备能够解决信访难题的能力,解难题的能力越强,就越能从错综复杂的信访问题中找到实现和谐的途径和方法。(供稿 陕西省澄城县纪委 严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