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履职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呈现在: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屡禁不止。有的贪污挪用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款、私分或挥霍集体公款等;有的在救灾救济物资和资金的分配上,不按规定程序,搞“一言堂”关亲顾友;有的在村务活动中,特别是村集体经济活动中,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如在村集体土地、山场、水面的发包,不向社会公开招标,而是搞“暗箱操作”,从中谋取私利或好处。
2、思想腐化,道德堕落。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蔓延,不断向农村各个领域扩张,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和政治觉悟不高的农村基层干部受到了腐蚀,致使精神空虚,道德沉沦,“涉黄”、“涉赌”的现象时有发生。
3、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无视群众疾苦,贪图享乐,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现象依然存在,把大量的村级集体资金浪费在景区、餐桌上,有的借“开展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送“红包”、送礼为名,壮大自己腰包,虚列、虚增开支、虚报冒领、报销费用等。
4、作风霸道、欺压群众。有的不注重提升自身修养,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自恃为村里“土霸王”,地位高,开口骂人、甚至极少数还动手打人,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与村民有关事务时,不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而是带着感情色彩处理问题,如宅基地审批、涉农资金补贴、农村低保等。在村务管理中,有的干部想的不是把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好,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而是考虑自己用钱怎样不受约束、牵制、监督。在用人上利用职务之便安插亲信朋友,大搞宗族化、亲属化,导致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不高、意识淡薄。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存在不少“法盲”、“纪盲”干部。有的平时不注重学习,不与时俱进,对村民自治产生了错误认识,民主管理意识差。有的村干部甚至成为一村一族的“土霸王”,造成村务不公开,运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2、教育不实、流于形式。一是党风廉政教育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搞形式,走过场,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此外,农村基层干部生活待遇低,教育管理难度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重用轻教、重用轻管的现象。二是有的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缺乏针对性,抓党纪条规的学习宣传力度不够,形式载体不多。三是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
3、制度不全、落实不力。当前部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村民自治制度机制等不健全,不落实。有的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不按规定操作程序办事,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帐目不全、帐务不清、“白条”入帐的问题比较突出。
4、监督不力、惩治不严。有的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留于形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签订就算完事,锁在抽屉里,关在柜子中,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执行不够有力。有的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查处不力。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大事,就是好干部,甚至还包着、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惩治不严,致使问题越积超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教育、预防、惩治三者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达到肃贪倡廉,消除腐败的目的。
(一)强化教育、筑牢思想堤坝。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大力抓好廉政文化“进农村”工程,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要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大力宣传农村党员干部的正面典型,弘扬他们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光辉事迹,以感染农村基层干部,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思想,努力树立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形象。二是要加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通过开展违纪违法村干部的典型案例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使农村基层干部从腐败分子身上汲取教训,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加强民主法制教育。通过利用民主法制知识培训、法制讲座、法制宣传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的政策观念和按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注重制度落实。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
1、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实现重大村务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民主决策,促进村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四议两公开”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坚持每月向村民张榜公示村级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真实、全面地向村民公布全村的重大信息,给村民一个明白。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和“六有”原则,即:有正规发票,有经办人签字,有用途说明,有财务人员审查,有主管领导审批,大额支出应有村民理财小组的审核意见并报上一级审批,杜绝违规操作。
3、健全村财乡代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村账乡代理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与村民理财小组的联络,定期对村重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核对,以便双方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实施有效的监管。
(三)强化监督,加强干部管理
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其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或严重腐败问题的,应对第一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村干部每年要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监督。
2、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要创造条件,完善工作机制和体制,规范运作程序,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和村纪检委员的职能,对村级政务、财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以保障村民行使法律赋予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加强群众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保障信访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广大群众实施信访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审计监督。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开发项目、土地征用补偿收入、惠农资金等重点内容的检查。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四)查处案件,严肃党纪国法
坚决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做到查出一个严肃处理一个,绝不姑息迁就,有力惩治和威慑腐败分子,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案件查处治本功能,通过案件查处,堵塞制度上的漏洞,提高基层干部按章办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严肃党纪国法。(玉山纪委 陈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