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县塘头镇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今年以来,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党委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县委提出建设贵州经济强县的目标,以“五个着力”举措,推进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背景与动因
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态势,面对把塘头镇建设成为贵州省经济强镇的繁重任务,塘头镇党委一班人认为:只有加强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加速塘头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实现把塘头镇建成为贵州乌江流域的“小香港”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冲破思想束缚,增强创新意识。该镇围绕“酉阳-剑河高速公路通了塘头怎么办?”的话题,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镇党委提出了“全省争先进、全市走前列、全县当排头”, 同步实施工业兴镇、农业强镇、商贸活镇、文旅富镇的“四位一体”战略,率先建成贵州经济强镇目标。根据镇里发展规划,各村党支部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实施步骤,关中坝村党支部提出了以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到2015年提前实现小康村目标。
(二)着力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来源于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高,该镇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一是定期举办村级领导班子、党代表、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二是开展“党员上党课”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每月由支部党员轮流为党员上党课,改变以往党课由党组织书记上党课、其他党员被动听的局面。党员赵小虎说:“自己要为支部党员上党课,自己得先学习透彻,否则自己就上不好党课,就会为支部丢脸。”三是采取“纵向学、横向比”模式,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分别到华西村、遵义市湄潭县等先进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创新发展理念。四是利用7个远程教育站点平台,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学习,各支部间形成了相互赶超比试、争分升位的工作氛围和态势,形成了“我是第一、我争第一”的工作氛围。
(三)着力搭建创新平台,锤炼创新实力。为了锤炼基层党组织的创新能力,塘头镇党委为村(社区)党组织搭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平台,青杠坝村党支部以建设文明旅游新村为目标,带领村民发展经果林1000余亩、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一举甩掉了贫困村“帽子”,成为闻名全县的富裕村;关中坝村党支部在镇党委和县有关部门帮助下,以招商引资方式创建农业产业园,引进福建客商张建青创建思南丰源专业合作社,派驻党建指导员,推行“党支部 企业 基地 农户”模式,投资1000万余元创建了2000亩观光农业项目示范,园区内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带动农户1000余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余元。甲秀社区党支部针对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民间纠纷,实行社区党员干部包化解、包稳控,支部书记肖继国、主任崔德贵率先带头进居民小区访民情,及时答复群众合理诉求,竭力排查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小城镇建设“零阻挠、零越级上访”,社区呈现干群干事创业、和谐文明的可喜局面。
(四)着力推进服务创新,增强凝聚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能力来源党员干部的服务实践之中,塘头镇党委在这方面实行两个方面服务创新,一是成立了镇党务政务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党支部,对群众办理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开展“党员先锋服务岗”竞赛活动,截止目前,中心办结1218件(其中有10件正在受理,没有超过承诺期限),承诺件的提前办结率为98%,期内办结率为100%,办件量超过去年同期20%以上。二是实行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一般干部包村、村(社区)干部包组、村(社区)党员包户的“一联三包”服务模式,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问,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800余件,化解民间矛盾纠纷80余起,既助推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又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五)着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创新。该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着力创建1个省级、3个县级、9个镇级“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典型示范,利用建党节日,表彰奖励1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84名优秀党员、18名党务工作者和8名优秀党员创业带富能人,并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机关、学校、园区、村寨、社区巡回演讲,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崇尚创新、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取得成效
通过开展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创新力,推动了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后发赶超和社会稳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小城镇建设实现新突破。总长2580米,宽30米的甲秀大道,已完成场坪工程,完成投资近9000万元;占地200亩的城南新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7000万元;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40亩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的镇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文化服务中心大楼已投入使用;占地10672平方米的甲秀休闲广场主体工程已完工;万寿步行街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其工程项目正快速推进。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塘头集镇面积扩大0.8平方公里。
(二)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进展。采取“党支部+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塘头镇关中大坝建成了总面积3000亩的农业产业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区规划种植葡萄1200亩,橘柚200亩,竹笋300亩,休闲观光鱼塘200亩,食用菌100亩,蔬菜示范园500亩,花卉苗圃场500亩。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成效。争取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75.66万元,启动实施2880米的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完成穿硐移民街进场公路500米水泥硬化。争取资金681万元开工建设塘头至思林电站公路改造建设项目,工程即将竣工。投入资金3.5万元进行渠道清淤45公里,补漏维修2.8公里。新建泗河坝电提灌站一个。对20个村实行了农村电网改造。
(四)社会呈现文明和谐新气象。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热情服务,农村讲和睦文明的人多了,闹纠纷不文明的人少了。全镇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黄、赌、毒”发生。
(五)社会与民生事业呈现新起色。2012年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3.59%,名列全县第一。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社会救助等工作名列全县前茅。
四、经验与启示
塘头镇党委开展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表明:要实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赶超,社会稳定与文明进步,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超常规发挥。在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中,树立党员干部创新意识是根本,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是创新的基础,搭好创新平台、选好创新载体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创新的前提,完善激励机制是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的动力。(供稿 贵州省思南县委宣传部 陈时安 丁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