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调研问题探析
认认真真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它既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我们作出科学正确决策的前提。但现实中在少数地方部门、领域的调研走了调,变了味,被人民称之为假调研。正视当前调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假调研所造成的影响与危害,探索创新新时期开展调研工作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假调研的表现形式
一是以“调研”为名行游山玩水之实。有媒体透露,深圳市龙岗区司法局局长何××借考察调研之名组团旅游,何××一行24人,前往上海、苏州、杭州三地5天时间,其中4天中的行程是景点旅游,占整个考察学习时间90%,考察团人员全程吃住五星级酒店,共花费近14万元,平均每人每天高达1100余元。
二是将“调研”作为干部职工享受的待遇。有的部门或单位将调研这件事不是视为一项工作,而是当作职工的福利待遇。既然作为待遇,便可以顶替。如江苏省海安县城管物业行业协会去年9月组织一次考察调研,因为某局一局长到过考察路线地点多次,该局长则由夫人代劳考察调研。
三是被“调研”的先进单位有苦难言。时下,不少领导钟情好的单位企业搞调研。据一家明星企业负责人说:“最忙的一个月,曾接待了4批领导的‘被调研’,每次介绍相同的内容,回答类似的问题”。这样高频率的调研,企业负责人怎么能够一心一意谋发展呢?这种扰民调研,实令他们有苦难言。
四是“调研”成为“盆景展”。时下,不少领导搞调研,提前打招呼,让被调研对象事前充分准备,一般情况下只要领导参加,即使上级指示要群众参加,也是物色少数马首自瞻,热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如河南省上蔡县委原书记杨××在迎接前来视察的国务院和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时就公然提出,要严防任何群众与官员主动谈话,这种调研纯属是“盆景展”,是“报喜会”、“表功会”,“调研”的结果是“镜中花”“水中月”。
五是调研不到真实情况。时下因少数地方风气不正,被调研人员往往心存疑虑,对成绩与问题:“说真的,领导不满意;讲假的,群众不高兴”。因此,在调查结束时,不敢直面矛盾,不敢道出真像,不敢深究问题。怕瞒不过群众,怕伤害同级,怕得罪领导,怕脱不了干系,只好是跟随应付,歌功颂德,反映不出真实情况。
六是调研方法死板陈旧。有的领导搞调研,满足于在小车看,在办公室听(听汇报),在定点地方找,就作结论、写报告;搞研究华而不实,习惯于在互联网搜,到图书馆翻,令下级单位报,与高校及院所联合做,热衷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吃别人嚼过的馍。
七是调而不研,研而脱调。有的领导只重视调查,不注重去研究。调查完结,不归纳与总结,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调查与研究不联系不挂钩。还有的领导搞研究却不联系调查成果,只注意在网上找,在办公室想,使调查与研究严重脱节,成了“两张皮”。
八是不注重好的调研成果的运用。现实中,应该肯定有的调研成果,通过科学论证,有见地,有价值,但这些调研成果却是停在领导的批示上,刊物的发表上,而真正只是落实在口号里,锁在抽屉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以致把一些有价值的调研成果最后扼杀在摇蓝里。
二、调研走调变味之危害
时下,少数调研工作走调变味,在少数地方颇为盛行甚至有滋生蔓延之势。再不下决心惩治有可能成为社会现象新的顽疾。而这种现象轻则劳民伤财,影响党与政府形象,影响所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则造成决策失误,失信于民,甚至给党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长此下去,会误党误国,误事殃民。
三、整治对策
一是深化认识。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老矛盾、老课题常有新变化,老经验、老机制、老措施已过时,老不中用,新办法、新机制、新措施有的未能及时跟进。对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靠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去发掘、梳理、分析、归纳、提炼、升华,最终诞生滋养前进力量与智慧。所以,我们必须把搞好调查研究提高到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整个社会及社会经济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改革、自我完善一个重要制度机制认识上来,切切实实做好这一工作。
二是搞调研要有针对性。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部署一项调研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把准影响发展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只有牵住这个牛鼻子,调研才会有成果。
三是搞调研要有前瞻性。部署调研工作,应根据当前瞬息万变的形势,准确把握和预见我们在实现快发展、大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挑战,在迎接新的挑战中,我们应如何抓住那些机遇去认认真真开展调研。
四是调研前要充分准备。特别是对涉及重大问题、重大方针、政策、决策的出台必须事先确定调研的主要问题,主攻方向,要详尽地拟好调查提纲,确定调查人员,调研应找的对象,询问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使调查清晰、明了。
五是调研不仅要身入,更重要的是要心入。调研工作是一项深奥的社会科学,必须深入细致,讲求调研方法。要想达到调研成果真实可靠,反映真实全貌。调研中,既要找领导,也要找中层骨干,更不能忘记一般干部与普通群众;既要听正面的,也要听反面的;既要找与领导贴近的,也要找与领导疏远爱挑刺的;既要看表面的,更要看实质的;既要看眼前的,更要看长远的;既要看局部的,更要重视全局的;同时还必须善于分析、归纳、总结、提练、提升。在调研中还要做到四个切戒:切戒先入为主,切戒图形式,摆花架子;切戒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切戒一叶樟目不见森林。
六是严格审批与严厉控制外出调研。时下,外出包括出国(境)考察学习,调研之风极为盛行。已由原头的省(部、军)级延伸到地(市、厅)级、县(处)级、乡镇(科级)直至社区、村一级。当今有的科级干部每年外出学习考察调研2-3次,有的甚至4-5次,有的还有1-2次出国(境),少则花公款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从全国而言,光这项开支就高达几十亿。其实,不少这些学习考察调研都只是一个名,实质是饱富外面精彩世界是实。对此,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国情看,必须下决心做到严格审批、严厉控制。既要严格审批出外学习的次数人数、控制资金、实行实名制,从源头上遏制以调研为名游山玩水以及妻子代替丈夫、儿女代替为官的父亲调研等走调变味的调研的现象。(湖南省武冈市纪委 吕中行 何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