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公款私存应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通过审计人员在对部分镇街及直属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公款私存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镇街为规避诉讼等原因,公款私存的账户多达十多个,部分直属部门由于零余额账户用款不方便等原因,也存在私存私放财政资金的问题。公款私存是一种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财务管理,而且还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公款私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公款私存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规避诉讼。部分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拖欠工程款等债务,担心法院把账户上的款项强制执行,故以个人名义将公款私存,这种现象镇街财政较为突出。二是为了帮助银行揽储。各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员工为了争取足够的资金存款,纷纷找关系托朋友揽储,单位财务人员也为了获取银行利息,或者为了个人周转方便等,将公款存入个人账户,以此为公款私存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为了逃避监管。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后,各单位支付款项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并提前申请,给单位用款带来了诸多不便,部分单位总是报怨用款不方便,以各种借口采取种种手段将公款套出以个人名义存储,以满足其随时支取需要,从而逃避财政的监管。四是为支付不合理的款项。部分单位领导为了支付不便公开的费用,安排或授意经办人员将一些偶然性收入、隐蔽性收入,或拆分一部分正常收入存入个人账户,建立“小金库”,其资金已用于发放奖金、福利等不合理支出。
公款私存的危害:公款私存往往形成收支不入账、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等行为,进而容易造成私分财政资金、乱发钱物等问题,非常容易造成腐败和犯罪。一是容易引起犯罪。公款私存现象严重违反了财经法规,给那些伺机违法乱纪的人提供了机会,致使私吞存款和利息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侵占、贪污公款等犯罪行为。二是容易造成国家资金流失。把财政资金转入个人名下后,掌管这些资金的人一旦有非分之想携款潜逃,必然会造成国家资金大量流失,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容易助长不正之风。单位有了可以随意支配的资金,就会乱发奖金、补贴,就会导致领导或经办人员私欲膨胀,就会助长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
二、杜绝公款私存的主要对策
公款私存现象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还严重腐蚀了党员干部队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严肃财经纪律,防患于未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纪观念。加强对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政策法规,增强法纪观念,从思想上防止公款私存私放念头的滋生,自觉宣传和遵守政策法规,抵制违法乱纪行为。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广泛开展财经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让各单位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提高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增强防范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财经行为。公款私存屡禁不止的关键是制度执行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到位。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理处罚力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强化审计监督,惩防并重。要积极发挥审计和财政监督作用,特别是在专项审计、工程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注重审计线索和群众举报,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另外,要强化外部监督,发挥上级部门监督、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查处渠道,增强监督效果。四是推行财务公开制度。财政、监察等相关部门要加强财务公开的调研,适时出台财务公开制度,并督促各单位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五是加强财务日常管理。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要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对公款私存行为要坚决抵制。财政集中收付核算中心也要严格执行定期盘点现金、定期对账制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湖南省桂阳县纪委 贵季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