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县纪工委工作
撤销派驻部门纪检组,成立纪工委(监察分局)是有效整合纪检监察工作力量,不断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察职能的重要抓手,是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产物。就遵义而言,市县两级纪工委成立仅半年时间左右,工作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要在短时间内推进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上台阶,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案件查办,注重服务发展。
一要健全工作制度。纪工委作为新组建单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后勤保障、运行模式等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在短时间内推动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上台阶。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用制度科学界定纪工委与委局机关内设委室、监督联系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关系。要建立健全“议事程序、内部管理、对外监督、服务协调”等工作制度,用制度避免纪工委在具体工作中被边缘化,找不到事情做,成为空架子的现象或工作上大包大揽,代替委局机关内设委室工作或承担联系部门具体工作等极端现象,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二要创新工作方法。撤销原派驻部门纪检组,成立纪工委,从根本上改变了原部门纪检组长单兵作战、力量分散的问题,摆脱了受驻在部门人、财、物等方面的制约。但纪检组撒销后,纪委(监察局)无人派驻各单位,每个纪工委要负责监督联系20来个部门,对各单位内部情况的掌握在原纪检组的基础上有所削弱。监督工作容易停留在粗线条、低层次、表面化阶段,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找不到突破口。如何解决监督工作“看不到”的问题,是纪工委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深入研究监督联系部门工作,找准工作切入点,经常深入监督联系部门调研工作,切实掌握监督联系部门工作情况,确保监督工作有的放矢;要努力学习掌握监督联系部门业务工作,避免外行监督内行;要强化重点管理,对监督联系部门涉及的“三重一大”等工作实行重点监管、跟踪督促。必要时进行分类管理,对权力集中、项目较多或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部门、岗位和人员纳入重点监督管理范围,建立重点监管台账,确保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和领域时时处于监督之下;要强化日常管理,采取定期不定期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重点监督岗位人员通过非正式谈话等方式,提醒大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日常监督管理。对日常督促发现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提醒、函询、谈话,防止出现错误。
三要强化案件查办。案件查办是纪委监察机关的重要工作职能,纪工委(监察分局)作为新组建单位,更是需要加强案件查办力度,通过案件查办树立纪工委(监察分局)形象,维护群众利益,发挥监督检查职能。要注重案源查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分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威摄作用,通过案件查办,达到查处1人,教育一片的作用。作为县级纪工委来说,要深入挖掘涉农资金、民生领域、教育医疗、土地审批等领域内的违规违纪现象。
四要注重服务发展。纪工委要把服务发展作为重要工作职能,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全局性工作和重大项目服务力度。要积极参与协助监督联系部门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本领恐慌、工作进度迟缓、安于现状等问题,提高履职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要狠抓投资软环境建设,要把涉企手续审批、入企检查等纳入监督范围,严防个别部门借检查之名乱滩派、乱罚款等现象。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协助企业办理手续审批等环节,将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服务,全程参与监督联系部门重大项目建设,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工程项目进度,监督工程质量,严防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腐败问题,以高效的服务和科学的监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绥阳县第五纪工委 付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