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非公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改革开放以来,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纪检监察工作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找准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好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功能,为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排阻清障。
加强监督检查,狠抓政策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政府各职能部门贯彻中央关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地方和部门找准运用政策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点,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和各地出台的鼓励扶持政策,特别在落实投资、财政、税收、土地、融资政策等方面,细化配套更具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用好用足政策。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加强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措施,确保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推进重点改革,破除体制障碍。纪检监察机关应着力配合并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围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体制和制度环境,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歧视性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壁垒,确保非公经济组织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二是围绕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政权力监督等改革,切实解决政府管理机关办事效率不高、行政执法管理混乱、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三是围绕管权、管钱、管人、管事等关键环节,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规范市场运行机制等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构建支持非公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保证非公经济组织在市场准入、金融财税、资源利用、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平等准入、公平待遇”。
加强纠风治乱,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既是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纪检监察工作直接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一是加强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转变一些部门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程序繁琐、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态度生硬、作风粗暴,以及极少数公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违规行使职权、人为设置障碍等挫伤投资者积极性的行为,督促政府各部门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投诉举报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投诉处理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跟踪、督办和协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一些政府部门服务态度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侵害企业和投资人合法权益等影响发展环境、不利于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严惩违纪案件,维护发展秩序。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能让所有企业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也是确保非公经济良性发展的动力源泉。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既要严厉打击腐败分子,为经济建设排除干扰,又要准确执法量纪、宽严相济、区别对待,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纪保障。当前,要围绕优化服务环境和执法环境,加大对影响和破坏经济建设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要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发生在非公企业领域的腐败行为,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健全工作机制,着力防治腐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要组建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介入,大力引导、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一是依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平台,积极推进非公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促进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向非公经济领域延伸和覆盖。二是紧紧围绕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切实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推动廉洁、诚信、守法的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推动非公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断完善。三是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升非公企业抵御风险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作者系云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 郭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