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过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转眼,又是一个十年。
对于深圳的反腐倡廉工作而言,这是不平凡的十年。一方面,社会急剧变化,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公职人员的形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市民参与反腐败的程度更高、社会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要求更高、各界对监督的要求更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深圳从提高反腐保廉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预防性出发,提出了“反腐保廉预防体系总体思路”。这一思路成为2005年中央纪委颁布的惩治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雏形。
2012年,深圳又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廉洁城市”的目标。
方法创新:靠改革破解难点问题
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市市场监管局服务窗口,前来办理企业登记注册业务的市民有序等候。一位从龙岗赶来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市场监管局服务近期又有新提升,公司登记业务办理“大通关”9月起扩展到全市,只要在深圳开公司,登记注册可以任意选分局注册。“非常方便,非常快捷,非常透明。”这位市民连用3个“非常”,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深圳市自2011年6月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即来即办”制度以来,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由以前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24小时内,市民中心的行政服务大厅更是提速到一小时领照。这是深圳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效率,防范廉政风险的典型例证。
深圳32年创造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奇迹,其间伴随着资金的大投入、工程项目的大建设、生产要素的大流动,公权成为各种利益追逐的对象。惩治腐败,保证队伍的纯洁性,深圳从未动摇;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唯有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
审批制度改革,利剑指向正是“批”出来的腐败。正如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所说,“减少内部审批环节,大力提升审批效率,企业无需通过‘人情送礼’来满足加快办理的需求。”通过几轮改革,审批事项由1091项削减到209项;一手减事项,一手促效率,深圳行政审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同样,其他领域因为权力集中和不透明带来的问题,也依靠改革解决。在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制度改革打中建筑行业腐败的“七寸”,成立建筑工务署实行政府工程集中管理体制。在选人用人方面,推进以公推、公选、竞争选拔为特点的人事任免制度改革,公务员的“仕途”更加公开透明……
改革,是深圳的核心价值,也是深圳纪检监察机关创新方法,从源头攻坚克难的力量来源。
内容创新:从一条主线到两个延伸
今年5月12日,深圳市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分别对市住建局4名处级干部以及坪山新区一国企两名高管共6人立案侦查。根据检方指控,6人涉嫌在政府工程建设或工程项目中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好处,为建设单位参与围标串标提供便利。法院审理后,近日作出判决,涉案6人获刑1年10个月至5年6个月不等。
6月,肃贪风暴刮到深圳医疗系统。当月上旬的一天,检察机关执法车辆分别驶入多家知名公立医院,带走一批嫌疑人。几天后,市检察院官方微博披露,检察机关对13家医院的16名管理人员以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其中包括9名正(副)院长、7名科室负责人。法院近日对该案件作出宣判,涉案人员中有7人获刑6年6个月至13年不等。
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的第一抓手。任何人,只要违反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惩处。这是党委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多年来,深圳市纪委查办大要案数和自办案件数一直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更是以雷霆手段查处了福田区委原书记李平、龙岗区委原书记余伟良、市金融办原主任李林等“一把手”,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宗宗大案要案的侦破,威慑了腐败分子;一个个窝案串案的查处,防止了公权寻租。
惩治在后,预防在前,反腐倡廉,惩防并举。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于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中。
完善监督,是预防腐败发生的关键。《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定》意在限制权力,《深圳市“阳光工程”实施意见》明确公开原则,“直通车”、“民心桥”等媒体专栏加强了舆论监督……
建章立制,是固化反腐成果的手段。多年来,深圳在行政审批、干部人事、政府投资、国有资产管理、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制定一批法规规章,划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红线”。
路径创新:依靠文化和道德反腐倡廉
地铁会展中心站人来人往,匆忙间,一抹橙红闪入乘客眼中。乘扶手电梯下站台途中,平时提醒乘客不要碰头的隔断处,写着“站在高处,更应该看清‘廉洁’二字,把它抛在脑后,你已经下来了”。市民王小姐对记者说:“公益广告结合扶手梯的特点宣传廉洁文化,寓意深刻,令人回味。”会展中心站9月挂牌为“清廉驿站”,廉洁文化宣传渗透到车站的每个角落,于潜移默化间传递着正能量。
深圳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说,进入廉洁城市建设阶段,深圳在依靠惩处和制度的力量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依靠文化熏陶、道德示范来获得更长久、更恒定的反腐倡廉工作效果。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从“廉政文化”向“廉洁文化”的转变。“廉”,不再仅仅与党政机关有关,而是渗透到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中。如果你留心,会发现城市处处有廉洁文化的影子:公交车厢里播放的一段廉洁公益广告,单位的一次演讲比赛,社区里的一场文艺演出,电梯里的一张宣传海报,甚至孩子的一次家庭作业。一系列文化创建活动,在全市营造廉荣腐耻的社会氛围;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从充实内容层面阐述廉洁文化的内涵;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文明公约等立法工作,从制度层面规范市民道德行为……
如今的深圳,处处讲廉、人人崇廉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城市廉洁、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