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立“三个中心”为抓手 营造平潭综合实验区高效廉洁投资环境
今年以来,福建省纪委、监察厅以建立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国库支付中心、招标投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三个中心”)为抓手,着力营造平潭高效廉洁的投资环境。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平潭“三个中心”于6月28日正式揭牌投入使用。“三个中心”自运行以来,行政效率大幅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预防功能有效发挥,得到了包括台商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可。
实行自建与援建相结合,大力推动“三个中心”建设
平潭是福建省一个海岛县,是我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把平潭作为闽台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并赋予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今年,平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伴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相关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如何做到“开发建设超常规、行政行为不违规”,是平潭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鉴于平潭基础条件薄弱,“三个中心”建设实行自建与援建相结合,由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导实施,省直有关单位和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支持协助,省纪委、监察厅组织协调,积极推动。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建立省纪委、监察厅领导挂钩联系平潭制度,对“三个中心”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省级层面做好政策研究,提出解决对策,积极探索有效防腐保廉、服务开放开发的新机制、新办法。二是构建对接机制。牵头构建支援部门、地区与平潭的对接机制,推动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住建厅等省直业务主管部门和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等对口帮扶地区,从“三个中心”建设、运作等方面加强业务指导、给予具体扶持。三是协调解决问题。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昌平多次带领调研组深入平潭,广泛听取意见,给予指导和督促,帮助平潭解决“三个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场所建设与制度建设、机构组建与人员培训、有效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同步推进。四是强化督促检查。由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带队,多次深入现场督察“三个中心”建设情况,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履行责任,全面负责“三个中心”建设,并从机构、人员、资金、场所等方面提供保障。
注重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精心打造“三个中心”平台
一方面,支持平潭在管理机制和制度设计上采取“拿来主义”,“移植”全省各地积累的成功经验,使“三个中心”高起点、成熟化运作。另一方面,鼓励平潭用好用足中央和福建省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综合化、扁平化改革,创造具有平潭特色的“三个中心”运转模式。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立22个办事窗口,常驻审批人员85人。目前,涉及企业注册登记、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审批的13个部门、218项审批事项,均已入驻中心。在创新机制方面,探索直接登记制、告知承诺制、一审一核制及网上审批改革;建立重点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对所有入驻审批项目进行流程再造,按照新的行政管理机制扁平化运作,合理减少审批环节。在提升服务方面,将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按照一事一地、规范公开、充分授权、便民高效等原则运作,所有流程、所有经办人员通过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在强化监管方面,建立中心各类管理制度20项,并对行政审批实行全过程电子监察和预警。截至今年9月初,该中心共受理审批件3685件,按时办结率达100%,平均审批时限较以往缩短近50%,并实现了“零投诉”。
建立国库支付中心。该中心设立区国库支付中心、县国库支付中心、区评审中心、区采购办四个服务窗口,常驻工作人员42人。目前,该中心已实现对县、区两级所有预算单位、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全覆盖。在创新机制方面,设立了区直单位代理结算中心,与预算单位签订《委托代理记账协议书》,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账户、统一审核、统一支付、统一结算、统一记账,很好地解决了传统会计集中核算主体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针对实验区建设项目由各项目指挥部负责、“组团推进”的模式,实行指挥部财务管理法人化,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创新业务流程,按照“抓大放小”、“宽进严出”的原则,对收件、办理、办结三个环节全面简化优化,平均整个流程比原有的简化了30%左右。在提升服务方面,实行县、区支付联动办公服务、前后台无缝对接、中心与局机关现场办公对接,真正实现“一站式、一体化”的全面到位服务。在强化监管方面,对所有财政性账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归并,建立了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严禁在单一账户体系外设户,确保“一个口子对外,一个漏斗向下”;先后出台16项管理制度和10项实施办法,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管连动,形成了系列化、精细化的长效机制。截至今年9月初,共受理业务4410笔,直接支付率达81%,当天办结率达98%,比原来分别提高了18和21个百分点。
建立招标投标交易中心。该中心设信息发布大厅、开标室、监控室、资格审查室、投标人答辩室以及封闭评标区,常驻工作人员11人。在创新机制方面,将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水利、土地招拍挂等方面需要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全部纳入中心交易,实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进场登记、统一场所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评委抽取、统一保证金收退、统一接受监督。在提升服务方面,建好“交易服务、场地服务、信息服务、监管服务”四个平台,特别是规范交易信息发布,除按规定在专业媒体发布外,同时在平潭招标投标信息网和交易中心大厅电子屏幕发布招标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保证潜在投标人平等、便捷、准确地获取信息。在强化监管方面,建立15项交易监管制度,配置了完备的业务辅助软件系统;合理规划中心内区域功能,实现了项目从招标代理机构遴选、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到定标的全过程场内进行、封闭管理,并建设完备的电子监控系统,实行开、评标全过程录像录音,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截至今年9月初,已接受招标项目登记15个,完成招标项目9个。(福建省纪委、监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