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理论探索

法制日报:不打击行贿就不可能遏制受贿

发布时间:2013-01-05 23:00:32 浏览: 164

2012,中国高扬反腐大纛,外界好评如潮。最高法与最高检年底联手出击,公布《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此番祭出重手,对行贿者不再姑息养奸。
 

若问各类腐败犯罪,哪一种案件数量遥遥领先,洞见观瞻?答案倒也简单,当然非贿赂罪莫属。因其涉及官员廉洁与否,攸关民心向背,牵动各方神经,影响政权稳定,向来成为刑法打击重点。
 

不过细究法条,1997年新《刑法》中,行贿罪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却与受贿罪最高刑死刑,不可同日而语。此外,立法者特意网开一面,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何者为轻,何者为重,一目了然
 

司法实践中,重办受贿,轻办行贿怪象丛生,负面效应不一而足,有识之士多忧心忡忡,不以为然。君不见,受贿罪相较行贿罪,无论是立案数量,还是处罚强度上,前者远远超过后者。200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贿赂案件9872件,其中行贿案件仅为1367件,占总数13.8%。2003年1月至10月,广州市两级法院共受理贿赂案件136件,其中行贿案件仅28件,不到总数零头;2006年上海市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446件,行贿案仅47件。
 

去年6月7日《人民法院报》刊出调研报告,“2009年到2011年中,江苏省常州市两级法院审结受贿案件为70人、76人、63人,但同期审结行贿案件却为3人、10人、7人;从行贿犯罪的量刑情况来看,有期徒刑3人、缓刑11人、免刑6人,缓刑免刑比率高达85%……”数据会说话,两相对比,格外刺眼。难怪,锒铛入狱的受贿者,想到逍遥法外的行贿者,常大呼不公,徒叹奈何?
 

曾记否,深圳市安远集团董事长陈族远,向云南交通厅长胡星行贿3200万元,创造当时行贿金额全国纪录。让外界大跌眼镜的是,2007年,胡星被判无期徒刑,这位民间有“行贿状元”称号的老板,却全身而退,万人如海一身藏。当地司法部门对是否追究行贿人刑责,“讳莫如深,保持缄默。”有何难言之隐,颇值玩味。
 

行贿非罪化、量刑畸轻化趋势严重,行贿人行贿的金额比法律规定的立案起点一万元,高上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却鲜有定罪。坊间甚至不乏为行贿者辩护缓颊之声,如行贿者多被逼无奈,也是受害者,应从宽发落云云。
 

反腐专家任建明拿出数据,摊在阳光下,痛批此论调荒谬。根据长期调查结论,行贿者普遍会获得10倍于投入的回报,也就是说,行贿的回报是投入的1000%。在一项交易中,获利最多的不是受贿官员,而是行贿者拿到了收益“大头”。如此看来,行贿者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焉能一味曲意回护?
 

放眼国外,各国反腐立法,行贿者入罪严惩已成趋势。对二者打击力度之拿捏,各国立法略有不同。有采用等同制的,如法国刑法第179条,意大利刑法第321条;有采纳行贿轻刑制的,德国刑法第322条和334条,日本刑法第198条;瑞士刑法第288条和315条。还有对法官受贿及行贿特设重刑者,如德国刑法第334条,我国台湾地区刑法第130条。一言以蔽之,行贿与受贿者同受惩治,对行贿宣战,行贿零容忍乃普遍共识。
 

近年,媒体争相报道一起大陆公民境外行贿案。2006年12月,一名内地女博士生,行贿香港城大老师,希望漏题。老师不假辞色,第一时间向廉政公署举报,女生被法院以行贿罪判刑六个月,国人震惊不已。法不容情,对行贿露头就打,引发深思。
 

不打击行贿,就不可能遏制受贿,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贿赂犯罪。可喜的是,2012年最高检工作报告透露,去年检方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4217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比增加6.2%,未来前景可期。
 

行贿不止,贿赂难除!行贿戕害国家公务人员廉洁,攫取大部分腐败收益,给国家与民众带来莫大损失。面对嚣张的行贿者,法律大棒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势必危害法治尊严和社会公平。期待立法者织密法网,司法者重拳出击,全社会凝聚共识:向行贿者说不!行贿零容忍!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葛霞)2022年是国企改革行动的收官决胜之年,鑫盛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兵团、第十一师党委决策部署,兵团建材集团关于《兵团建材集团三...
作者:葛霞2022-08-29 09:11
【清廉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多次...
作者:李华云2022-08-09 09:47
【清廉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
作者:马宏2022-07-07 07:42
【清廉网】(王继荣)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山西省委坚定历史自信、捍卫“两个确立”,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自觉和...
作者:王继荣2022-06-20 08:21
【清廉网】​(李元刚)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
作者:李元刚2022-04-08 07:56
【清廉网】​审理谈话是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委委员会议...
作者:云鸽2022-03-29 08:18
【清廉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以及长期执政必须牢牢抓...
作者:郝敏2022-03-07 08:25
【清廉网】​“公安大脑”是我国公安工作迈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警务工作,通过搭...
作者:周秀银2022-02-11 09:46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案件审理工作在整个案件查处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土左旗纪委监委积极响应...
作者:云鸽2021-12-31 08:36
【清廉网】​(土左旗委巡察办 陈涛)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突破进取的斗争心,从...
作者:陈涛2021-11-30 08:58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手机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及学习娱乐工具,它的好处便利是无与伦比,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它的另一...
作者:云鸽2021-11-30 08:55
【清廉网】​(吕宏伟)​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新城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
作者:吕宏伟2021-11-04 09:17
【清廉网】​(思茅区纪委监委 李睿)​搜查措施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12+3”项监察措施中的重要一项。笔者曾...
作者:李睿2021-11-03 10:19
【清廉网】​(海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张浩)​近日,烟台海阳市某镇某村一群众网络实名举报该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位群众通过电话咨询8900...
作者:张浩2021-10-25 10:12
【清廉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民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案件查办为抓手,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找准问题结...
作者:张琦2021-09-14 11:56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