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腐倡廉教育如何加强工作创新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发挥反腐倡廉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十分重要,也是预防腐败的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既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摆在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是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效果是最根本的,是第一位的。内容和形式最终要通过效果来体现,没有成效的内容和形式是最终不会长久的。在农村,要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建立村廉政文化阅览室、村廉政警示教育室、村廉政书画廊等,宣传党纪国法,展出廉政书法、漫画、故事等作品,并使其有效融入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之中,增强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社区,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载体,组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队,确定一批廉政文化宣传中心户和宣传员。充分依托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等载体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二是把握好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与对象。一是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这个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突出反腐倡廉的内容,利用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等方式,经常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二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这条线。大力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廉政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廉政教育。三要结合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突出抓好新任职人员反腐倡廉教育这个面。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对新录用公务员和新任领导干部通过诫勉谈话、任前廉政谈话等形式进行经常性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考核档案,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必须通过廉政基本法规考试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切实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监督的全过程。
三是建立反腐倡廉教育长效体制。建立和完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首要工作,要建立三个方面的反腐倡廉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一是要建立领导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的作用,加强对工作的组织协调,认真谋划,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有关部门也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联动效应,形成人人参与抓反腐倡廉教育的合力。二是建立督查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督查力度,努力形成“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促、年终有检查、考评有指标、评先有依据”的工作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三是建立反腐倡廉教育评价机制。反腐倡廉教育带有“不稳定性,时间周期长”的特点。如果不正确进行评估,就会助长新的形式主义。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廉政教育的设施是否完备、廉政教育活动是否正常开展、群众对廉洁和腐败的基本态度、各级党员干部的廉洁程度等。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反腐倡廉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总结表彰,对差的要提出改进意见。
四是创新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要广泛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传播廉政文化,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电教片、地方戏曲、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表现和反映廉政文化。在学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小手牵大手”这种教育形式,利用廉政书画、廉政征文、演讲、演唱等活动来广泛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使其常思贪欲之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江西省丰城市纪委 李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