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等重读札记
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作风建设抓好了,党就会形成坚强堡垒、无坚不摧;反之,对党的作风建设抓得不力,就会使党减弱甚至丧失战斗力。
毛泽东同志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对本本主义》、《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如今读来,仍令人感受到真理的光芒。这五篇文章揭示了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规律,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严肃纠正突出的不良作风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到如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一以贯之、与时俱进。我们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信仰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政党。上述毛泽东的五篇文章,正是着眼于纠正本本主义等突出的不良作风,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为主旨。
在这五篇文章中,毛泽东分别剖析了本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良作风的危害。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自由主义是机会主义的一种表现,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根本冲突的。”(《反对自由主义》)“主观主义是一种不正派的学风,它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它是和共产党不能并存的。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一切宗派主义思想都是主观主义的,都和革命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所以反对宗派主义和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应当同时并进。”(《整顿党的作风》)“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所剖析的本本主义等不良作风,如今仍是我们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里,现实中仍有其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些同志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此类不良作风,必须防止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党保持健康的肌体,并充满活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年12月,中央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就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风、改进文风、厉行勤俭节约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强调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
中央八项规定所要纠正的弊端,与70多年前我们党所纠正的不良作风,有不少是相似的。在延安时期,我们党通过纠正本本主义等不良作风,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进而带领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如今,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我们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肃纠正突出的不良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重视从具体问题抓起
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党纠正了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在全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但是,未能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没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分析“左”、右倾错误的根源,在指导思想上仍存在分歧。因此,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算错误路线,学会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就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任务。对此,毛泽东坚持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比如,有的同志觉得,学风问题无关紧要。然而,在毛泽东看来,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端正学风的极端重要性,使党的高级干部开始重视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从政治路线上分清是非,从而达到了认识基本一致的目的。
再如,针对有的同志的自由主义倾向,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主义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因此产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自由主义”;其“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毛泽东还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号召共产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使有此类毛病的同志被猛击一掌。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中,剖析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表现和危害,引导大家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一致。
整风运动积累的经验,对于我们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把解决具体问题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坚持和发扬。
中央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纠正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切入点。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充分认识各种不良作风的严重危害性,增强纠正的自觉性。在具体工作中,既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不断以良好的作风展现在群众面前。
密切联系党员干部实际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毛泽东这五篇文章中的有关论断,仍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比如,如今不少机关干部从家门、校门到机关门,缺乏基层历练,工作能力显得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一个人从那样的小学一直读到那样的大学,毕业了,算有知识了。但是他有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没有参加任何实际活动,还没有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任何部门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整顿党的作风》)他还指出,有的同志“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我们要大声疾呼,唤醒这些同志: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反对本本主义》)
再如,面对工作难题,有的同志往往显得无能为力。毛泽东指出:“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反对本本主义》)“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先导。”(《改造我们的学习》)
还有,眼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提倡开短会,讲话尽量不念稿。但有的地方却片面追求形式,开会时取消讨论的议程,发言三言两语。这样做,可能会对问题议得不透,影响工作推进和落实。毛泽东指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是以短为好。”(《反对党八股》)“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反对本本主义》)
总之,毛泽东关于端正学风和文风、加强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可以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少走弯路。而且,毛泽东这五篇文章本身就体现了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提出问题来自实际、来自调查研究,分析问题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清晰、可操作性强,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和借鉴。(罗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