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应具有“四性”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指出,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必备素质和行为准则。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执政为民的党性、遵规守矩的刚性、品格高尚的德性、敢闯敢拼的血性,把心思、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功夫、本领落实到亲民服务上,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执政为民的党性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党性。党性,是纪检监察干部保持政治本色的根本要求和立身操守。保持执政为民的党性,对于纪检监察干部来讲,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第一要求,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忠诚于民、党性纯洁、信仰坚定。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主心骨,有的干部把党性挂在嘴上,把私欲放在心里,贪欲总是压倒理智,一次放纵演变成次次放纵,最终回头无岸。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但要满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更要以坚定的意志扼守住反腐倡廉阵地,以满腔的热忱和青春奉献给纪检监察事业。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做到理想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为民方向不偏。纪检监察干部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思维方式,严肃查处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
具纯粹的为民理念。作为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创新的精神和争先的意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深入基层,体察民意,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自觉抵御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带着感情深入到困难多、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做到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坚决杜绝“公仆”变成了“老爷”、“为民务实”只是一句口号,口头上大喊执政为民,行动上却执政为己,为自己争位子,夺票子,丝毫不知廉耻。
遵规守矩的刚性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刚性。刚性,就是对腐败分子的一查到底,对对贪腐势力的严惩不贷。若不如此,执政党的地位、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将付之东流。但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刚性要在遵规守矩的前提下发挥,才能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要刚正不阿。儒家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者,存正气者也。“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入”刚正不阿的正气,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道德情操,一种理性修养。在市场经济建设大潮中,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讲正气、长正气、树正气、扬正气。在办案时要坚持做到原则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人什么单位,都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公正公平地处理,从而增强执纪执法的刚性。纪检监察干部一定要坚持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坚决不让别有用心的人从我们身上打开缺口,突破防线,寻求进攻。当然,我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既要讲胆略,又要讲策略。
要刚柔并济。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并不是说我们查的案件越多越大,成绩就越大。更大的成绩应该是通过党风廉政教育,使我们的党员干部不再重蹈腐败的覆辙。纪检监察干部既要有刚性,也要具柔性,刚柔并济才是最佳途径。所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救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教育、惩治、监督和保护职能,打造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廉政宣教平台,力争将生硬的廉政教育柔性化,让廉政文化更加入耳入脑入心,直抵灵魂深处。真正把纪检监察机关建设成党员干部之家,让纪检监察工作有“暖色调”、纪检监察干部有“热心肠”、纪检监察机关有“家感觉”。
品格高尚的德性
纪检监察干部应具德性。德性,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到品行端、作风硬、自身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者,事业之基,做人之本也。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纪检监察干部需从立德入手,不断强化道德水平修养。
要正心志以明德。“欲修其身,先正其心”。纪检监察干部如果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非常容易犯错误、栽跟头、出问题。因此要以“日日弹尘、天天洗脸”的精神涤荡思想,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锻造自己,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绪应对诱惑,面对纷繁的工作,纪检监察干部要能用党的理想、纲领、宗旨、原则、纪律,祛除个人名利的贪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持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这样才能面对美色不心动、面对金钱不手痒、面对吃喝不嘴馋,切实树立起纪检监察干部的德行威信。
要重学习以修德。学习是相伴终生的课题,是党员干部明德、立德、修德的根本途径。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日日弹尘”的耐性,养成慎独、慎微、常省、常新的习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做到无欲而刚,才能在群众心中有威信,眼中有形象,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楷模和表率,以良好的形象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做到头脑清醒,摆正位置,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敢闯敢拼的血性
纪检监察干部应具血性。血性,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胆识和灵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顶天立地、敢于担当,以腐败不除誓不收兵、毒瘤不刮一日不休的气概,始终保持攻坚克难、敢于碰硬的铁骨血性。
要有顶住压力的韧劲。反腐倡廉是党和人民的一致愿望,王岐山同志讲“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就是要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以雷霆之手段惩治腐败,做到出手必赢、震慑贪腐,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在具体工作中可能会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甚至会遇到威胁和恐吓,我们必须要克服畏惧心理,无论遇到何种复杂情况,面对何种困难阻力,都要理直气壮、豪气干云、刚直不阿。要崇尚正义,有作为,有担当,不当老好人,为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敢于“拍案而起”、“怒发冲冠”;要坚持原则,不阿谀奉迎、趋利媚俗,不畏强权、秉公执纪、不怕打击报复。
要具敢闯敢拼的冲劲。纪检监察干部要敢闯敢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要坚决摈弃墨守成规、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思想。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时期下的纪检监察干部,更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低不得”的目标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去,要在敢闯敢干中解放思想,在敢闯敢干中克服困难,在敢闯敢干中创造业绩。有血性的纪检监察干部,要甘做利剑,以铁腕手段办大案、办铁案,敢于同腐败分子斗争,敢于得罪那些阿谀奉承、不干实事的人,敢于得罪那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人;有血性的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善用智慧,不仅需要敢于碰硬的态度,更需要政治智慧、决断能力和开拓精神,否则就有可能事倍功半。“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非明智。
党性是基础,就是要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性是前提,就是要刚正不阿、秉公执纪;血性是关键,就是要敢闯敢拼、逆势而为;德性是保障,就是要品格高尚、大道为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不忘党的重托、不负人民期望,始终讲党性、扬刚性、重德性、彰血性,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田县纪委 王中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