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的实践和思考
公务接待是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廉政灶”制度是规范乡镇公务接待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 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旬阳县金寨镇积极探索,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全力推进。自实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全镇累计接待7700人次,接待总费用20.6万元,与在经营性宾馆接待节约近13万元,干部公务接待应酬量下降30%以 上。“廉政灶”的建立,不仅最大限度地压缩了乡镇公务接待费用,降低了行政成本,减少了干部应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对于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 和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树立了党和政府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基本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领导机制。把 机关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厉行节约相关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公务接待“廉政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 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专门分管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抽调一名干部具体负责“廉政灶”原料采购、就餐服务、设备管理、费用核 算等日常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站、办、所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及时研究解决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廉政灶”制度的顺利落实,提 供强力保障。
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健全保障机制。镇财政先后筹措10余 万元,对机关灶房、餐厅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就餐环境。采购配备了冰柜、煤气灶、消毒柜、电蒸箱等厨房用品,更换了用餐桌椅,添置了公共餐具,聘请了两名专 职炊事员。按照“定额共餐、成本核算、差额补助、总量控制”的原则,在干部每月交纳一定数额伙食费的基础上,镇财政每月对“廉政灶”给予一定补助,提高供 餐质量,增强干部落实“廉政灶”制度的积极性,确保“廉政灶”正常运转。
三是完善相关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制 定了《公务接待制度》、《廉政灶管理制度》、《廉政灶卫生安全制度》等“三项制度”,建立公务接待登记台帐、公务接待审批台帐、原料采购台帐“三个台 帐”,实行日清月结。严控接待范围,对来镇检查指导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各类会议等公务性活动,确需用餐的,一律安排在“廉政灶”就餐,并实名登记。严格 接待标准,饭菜供应立足当地, 就地取材,以地方菜为主,工作餐一律不提供烟酒,杜绝奢侈浪费。减少陪餐人员,实行谁主管谁陪同。同时,实行公务接待审批制度,严禁在高档宾馆接待用餐,镇财政对未经审批或在高档宾馆的餐票一律不予核销。确保公务接待“廉政灶”规范运行。
四是坚持阳光操作,健全监督机制。推 选干部代表和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成立“廉政灶”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廉政灶”原料采购、接待费用核算、接待审批、实名登记等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并对外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半年召开一次评议大会,由全体干部和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对“廉政灶”的接待标准、饭菜质量、服务水平等进行评 议,及时调整改进。将“廉政灶”建设情况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由镇纪委会同财政所定期对各站、办、所公务接待费用开支情况和“廉政 灶”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坚决杜绝公务接待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真正把“廉政灶”办成“廉洁灶”。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公务接待标准不统一。目前省、市、县还没有制定统一明确的公务接待标准(特别是一般性公务接待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乡镇自行制定的接待标准,往往受自身条件、季节性物价上涨、接待理念等因素影响而经常调整,且乡镇与乡镇之间不统一,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二是后勤服务不专业。受人员编制及自身财力所限,“廉政灶”炊事员大多都是1至2名临时聘用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烹饪技艺落后。加之后勤服务人员都是干部兼职,工作任务繁忙时不能有效兼顾。同时乡镇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干部就餐人数和公务接待就餐时间的不确定性。非专业化的后勤服务难以保证公务接待和干部正常就餐两不误。
三是廉政灶硬件设施需进一步改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乡镇自身财力所限,廉政灶的各项硬件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公务接待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
三、工作建议
推行乡镇“廉政灶”制度既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也是认真落实厉行节约规定、转变干部作风的需要,应当不断加强和大力倡导。要使乡镇廉政灶高标准建设、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今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廉政灶”的建设标准。按 照有专用厨房和餐厅、有醒目标识、有炊具和必备电器设备、有就餐用具、有专业炊事员、有配套管理制度的“六有”标准,进一步改善“廉政灶”设施,达到室内 外环境优雅整洁、美观大方、窗明几净,各类炊事用具齐全实用、干净卫生、及时更新。使干部职工吃地放心,用地舒心,接待省心,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和公务接待 的就餐质量和保障水平。
二是加强对“廉政灶”的规范管理。进 一步修订完善资产管理、伙食标准、公务接待、物资采购、卫生管理、监督制约等“廉政灶”配套管理制度。建议以县为单位,制定公务接待的统一标准,对公务接 待的范围、就餐标准、违规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减少公务接待的随意性。同时,本着体现节约、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合理制定“廉政灶”菜谱、食谱,并结合季 节变化适时调整,真正达到经济、实惠、节约目的。
三是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探 索“廉政灶”市场化运作机制。在严格公务接待标准、干部就餐标准和落实成本核算的前提下,实行“定额补助、总量控制、节约奖厉、浪费惩罚”的定补和奖励办 法。加大对炊事员的奖惩力度,增强炊事员参与“廉政灶”建设的主动性,鼓励其积极提高烹饪技艺,研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和农家特色的菜品,扩大就餐量,提高 服务质量,为干部就餐和“廉政灶”接待尽好责,服好务。
四是严格监督检查。继续坚持将“廉政灶”接待情况和费用核算情况列入政务公开范围,逐月公开原料采购、接待对象、接待费用等情况,接受干部群众监督,确保阳光运作。同时要加大对“廉政灶”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和及时曝光违规违纪行为。通过监督检查,促进 “廉政灶”规范运行。(金寨镇纪委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