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余姚“鞋哥”事件的另类看法
近日,有网友微博爆料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领导下乡视察水灾,某领导因穿高档皮鞋,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中,并且还附有图片,证实事件 的真实性。该话题太具吸引力,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舆论纷纷,指责叫骂声四起,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更是评论其“鞋子没进水,脑子进了水”。可 以说,该干部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更是被迅速地予以免职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然而,事件的真实性是否就如爆料所述?
记得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只有发生过的才是真实的。”我不知道爆料的网友有何目的,但从该新闻的影响来说,已促成了该 干部被免职并被给予处分的结果。不敢说爆料的网友居心叵测,但就在舆论哗然之际,该网友删除了所爆料的微博内容之后,以“那啥,不关我事!”一语置之。对 此,我认为该事件有几个问题是值得大家质疑的:
第一,从爆料的图片看,为何其他人穿的都是雨鞋,而当事人王某某穿的是“高档皮鞋”?
第二,该事件的当事人王某某仅是一名镇政府的中层干部,算不上是领导,而且他是与镇政府一名副镇长一同去走访群众,发放救灾物资。为何村支书只背他呢?
第三,群众背一背干部就一定是违背法理道德,一定是不可行的吗?
从常理来讲,王某某不注意身份与场合,在查看灾情、走访慰问群众的时候,让比自己年长的村支书背着淌过积水地确有不妥。但是,事情是否真如爆料者所述?是因 为穿着高档皮鞋,怕弄湿鞋而“迫不得已”由年近六旬的村支书背进灾民家中?据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遭受台风“菲特”袭击,发生了灾情的几天时间里,王某某一 直积极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并非如爆料所指是个“官僚”。当天,王某某是与副镇长沈某某、村支书许某某一同去慰问受灾户、发放救灾物资,为了方便开车,而穿 着一双布鞋,并非爆料中所说的“高档皮鞋”。在遭遇积水地时,王某某欲脱鞋通过,而村支书许某某提出接下来还有几户要走访,脱了鞋不方便,在二人很熟的情 况下,背着王某某过了那片水地。如果说是王某某强迫年近六旬的村支书让其背,这种说法笔者怎么也不能接受。如果说年近六旬的村支书为了拍马屁而背王某某, 这个理由也难以成立!而该村支书许某某解释的“二人关系很好,就是为了省去麻烦才背其过去,当时还有说有笑”这个理由却合情合理,能让人接受!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员群众互帮互助,在和平建设年代, 更应当团结群众,共创辉煌。就余姚“鞋哥”事件而言,一方面说明个别干部不太注意身份与场合,没把握好处事的分寸;另一方面,该事件恰恰说明了该干部与群 众关系融洽,不拘泥于小节。如果咱们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往时,需要时刻提心吊胆,处处谨小慎微,那如何能开展好工作?笔者以为,与群众交往就应该坦诚相 待,随便一点,大家也才能真正交心。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干部能积极帮助,为其排忧解难;在干部遇到问题的时候,群众也能伸出救援之手,这样也完全合乎情理!
因此,我认为不能因为一个片面的报道就给当事人扣上一个“官僚主义”的大帽子,更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随便上纲上线,又是免职又是处分。在 当下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决定一个官员的去留已然不是新闻,但王某某自事件曝光到被免职处分,仅一天时 间,效率虽高,但结果恐难以令人心服口服。我们大众在关注某一事件报道的同时,更应当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持有辩证的观点,不能偏听偏信,用自己科学的 辨别力去判断事实的真相,没必要在众人拾柴的时候还去浇一桶油,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谅解,不然一不小心就被网络推手利用了,甚至还可能“助纣为虐”。
当然,在此事件中群众的愤怒说明了我们官员干部的表现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广大官员干部应当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改进作风,狠刹“四风”,认真履职,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来赢取群众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