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网格管理创新维稳理念
今年以来,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坚持“提质、提速、提效”的工作原则,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在该镇西石湾村开展了村级信访维稳网格化管理实践,倾力打造服务民生新平台,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化解矛盾的新载体,有力推动了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
适应形势,整合资源,构建信访维稳管理新模式
现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各种观念与利益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一旦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特别是在农村群众法治观念还不高,村干部依法治村理念还不强,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针对社会管理中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羊庄镇结合新形势,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新居民管理、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社会治安整治、信访维稳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建立起“网格定位、功能延伸、管理精细、共治和谐”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对流动人口、特殊群体和矛盾排查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群众信访纠纷案件明显下降,确保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
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扎实开展信访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是搭建立了工作平台。西石湾村成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组长的信访维稳工作点创建领导小组,把信访维稳工作列入村两委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根据“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村居工作机制,全村根据辖区实际明确划分为6个信访维稳管理网格。每一个片组网格,由一名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管理长,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管理员,其他人员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治保、调解主任等组成,形成了共创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是明确了工作职责。为确保网格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该村制定了民情日记、三勤三快三掌握、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要求网格内工作人员将每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具体工作职责等制成卡片,发给网格内每家每户、每个单位;工作人员对所负责的网格内每户每月定期走访,及时收集各类信息,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实现第一时间掌握和反映群众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困难,第一时间化解群众矛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明确了工作流程。各网格组排查出来的各类信息经分类梳理后,要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对一般性的问题,网格管理员要最大限度地化解和处理,自行采取相应的整治稳控措施。对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镇信访维稳工作中心,通过分析研判后按要求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根据管辖范围和职责发出《交办通知书》。各责任部门(科室)接到《交办通知书》后,要认真研究工作对策,制定周密方案,明确具体负责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并及时报告办理情况和结果。
法德并举,为民务实,信访网格化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在信访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之下,网格管理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托村信访维稳工作点,做好网格内的调查、统计、宣传、调解、信息收集、应急管理等工作,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自信访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1起,有效化解51起,其中防止民转刑案件1起、上访缠访事件1起。
构建了和睦邻里关系。为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该村网格管理员在负责街巷制作了邻里间互助守望“寄语”,教育村民要“助邻,亲邻,交邻,睦邻”,村民自觉形成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同时,通过播放“三德歌”等优秀的教育歌曲,在全村形成了和谐幸福、人人互爱的生活环境。同时,针对邻里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并制作调解书,经司法所见证,基本当场履行完毕,不曾发生二次纠纷,从而使纠纷化解更彻底,达到双方当事人满意,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赢得了良好群众口碑。“现在家里一有难事,我们的‘网格长’就会忙前忙后帮着解决……”西石湾村推行村级信访维稳网格化管理后,村民越来越感受到“管理全覆盖,服务零缝隙”带来的幸福生活。该村60多岁刑释解教人员魏某,孤寡老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其孤独自闭,情绪不稳定,网格管理员发现后积极沟通,帮扶解困,为其联系零售《滕州日报》的批发点和零售点,进而以帮其经营为名义,了解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在帮助下,魏某能够自食其力。社区服刑人员朱某因搞规模养殖缺资金,网格管理员积极协调镇信用社帮助贷款3万元,目前,朱某养殖初具规模,年收入5万元。
在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推行信访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这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实践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提高效能,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求实创新理念,进一步完善各项机制措施,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滕州市羊庄镇信访办 李 静 庞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