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当好乡镇纪检干部
截止2014年1月,笔者已从事纪检工作已3年有余,其中,2年在乡镇纪委任职专职纪检干事,协助乡纪委书记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在乡纪委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工作体会却不少,在此就如何当好乡镇纪检干部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各位还在乡镇纪检专职干事岗位上的同事们分享,意在抛砖引玉。
预防为主,突出一个“防”字,保干部身安
没有加入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之前,简单地以为纪检监察的主要工作就是查处违纪违规党员干部。刚开始担任纪检专职干事伊始,对反腐倡廉工作方针中的“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还疑惑不解。几年来因工作需要,浏览了不少腐败案件,面对“连体手镯戴上去,伤心眼泪流不尽”的腐败者,在恨其不争气的同时,又哀其不幸,腐败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悲剧,腐败者给家庭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预估的,而且腐败案件多发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好的制度不执行。因此笔者对“注重预防”这四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预防能够减少发案率该有多好啊!基于这一认识,作为纪检干部应全力以赴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一)理直气壮、铺天盖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解决不想腐败的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谓之善者也,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就是要达到这种“非其有而不取”的“义”境。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任何外因必然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方不相信、不喜欢、不接受就放弃宣传教育工作。要坚定“佛渡有缘人”的宣传理念,理直气壮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笔者的想法是只管播洒甘露,不问草木报春。哪怕一年中有一句话对一个人产生作用,让违纪违法队伍里少一个人,也是功德无量的事。两年里在宣传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每月一则廉政短信,一部廉政宣传片,4期廉政信息,每年三次廉政会议,每村五条廉政标语,每会一则廉政故事,同时认真备课,为乡村干部进行反腐倡廉专题教育,每年两次党政主官上党课,每年挂点领导到挂点村上党课一次,设计廉政格言与荷花组成的电脑桌面(全乡所有办公室全部用廉政桌面),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近寺庙活动,将廉政标语书写在通往寺庙的路边,让过往的群众接受廉政教育。此外,笔者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反腐倡廉小论文10余篇,更大范围地进行廉政宣传。
(二)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开展监督制约工作。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树立“金库反腐”意识,各地金库是现金最多的地方,但金库被盗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多年来这类案件也不多发,根本原因就是金库的预防体系严密,从这一点看制度反腐实在是大有可为、空间无限。就制度建设而言乡镇也有两方面工作可做:一是制度制约。乡镇可以从细化和创新角度,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如细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各村和所站院的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有针对性地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档案管理,民主管理,政务村务公开管理等各项制度,让乡村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有规可循。对各村“三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输入电脑,建立永久性的动态档案,同时对各村合同进行复印备份,装订成册,对今后新签订的合同要求加盖乡政府的相关“公章”,并交合同原件备份。二是制度监督,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旨在规范乡村干部行为的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监督可以从四方面入手:一是从信访入手;二是从专项督促检查入手,通过督促检查可以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从其他监督部门发现的问题入手;四是从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支部纪检委员上报的监督信息入手。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三项”谈话制度是预防体系中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乡镇纪委必须自觉执行。
综合治理,突出一个“治”字,为群众气顺
查处工作是宣传教育和制度防范失败之后的无奈之举。客观结果是伤害,伤害一个人,一个家庭,同时,对组织也是一种伤害,组织培养一名干部不易。但并不是说对 腐败者可以有任何的同情心,对腐败者的查处正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根据目前的实际,乡镇纪委没有编制人手不足,主办的案件一般不会有大案要案,大案要案一般都由上级纪委直接办理了;但是有些轻微违纪的问题是可以自行处理,但不立案的案件问题并不意味着不重要,这些问题往往也有正邪善恶、是非曲直之分,处理不 好会激发群众的不满情绪,也有可能导致上访,所以也要认真对待,向群众作出合理的解释、对当事人作出妥善的处置,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 环。对这些不需立案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问题虽不大,也需要一丝不苟办“铁案”。虽然不需要立案,但还是必须艳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办案方针来办理, 最难最重要的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实际上这是两个问题,还原事实真相和证明事实真相。相比较而言,证明事实真相更难,要依法取得证据就必须做到:公正,认真,平等,智慧。公正就是要不徇私 情,无论官民贫富亲疏都要一视同仁;认真就是要注意细节,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平等就是平等地对待当事人,不歧视、不讥笑,用法纪理情说话,不以权压人; 智慧指的是如何借力打力争取外援,如何知彼知己出奇制胜等,总之是先脑力后体力,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发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地下手。
(二)解决好问题,更需要一丝不苟办好“后事”。问题处理完后不可以抛之脑后,还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挖掘问题的宣传教育价值,通过各种媒介让更多的人引以为鉴;二是研究整改措施,分析问题发生的内在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防止“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三是做好处分回访工作,处分回访工作不是可有可无,你真诚地去做就会发现它的价值所在,就象企业的售后电话回访一样很重要。
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自身素质过硬的基础上,外部环境好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的。因此,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经常向乡镇和县纪委领导请示汇报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强与单位同事的沟通,取得同事们的理解与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西藏波密县纪委监察局 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