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科技:从软性约束到硬性监督
发布时间:2014-01-22 17:27:27 浏览:
205
为深入推进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增强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人民银行纪委、监察部派驻人民银行监察局在2013年编撰出版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画中画》。书中列举了近十年来发生在金融系统的20个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了贪污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贩毒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等六种情形,涉案金额从几万元、几十万元到逾千万元,最高的为某银行支行综合办公室主任挪用2家信用联社存款准备金7000万元用于购买股票和基金,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这些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必须针对基层金融系统的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体制机制不完善致廉政风险
基层人民银行承担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等职责,这是法律赋予基层中央银行金融行政管理的权力。实践表明,哪里有权力,哪里就必定有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
从基层央行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工作现状来看,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基层金融系统在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少数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思想上重视不够。二是廉政风险防控权责边界与责任划分不够明晰。三是风险识别、分类标准化、精细化和针对性不够完善。四是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工作流程不够畅通,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由于现有的监督机制未能与业务很好地结合,不同业务、不同管理部门、不同制度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或相互抵触,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脱节或重叠,导致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衔接不够,造成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动态管理过程连贯性不强。五是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制度与科技手段融合度不够,科技反腐措施不力,无法达到“系统操作事先预警、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异常动作自动锁定”的综合效果。因此,目前在基层金融系统建立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廉政风险与职务犯罪防控动态化管理机制显得日益迫切。
探索“制度十科技”防控模式
应在基层金融系统建立起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动态化的管控机制,做到预警及时、管控到位、处置有力,将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降到最低。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要重视制度设计,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的全过程。加强制度建设,是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的关键措施和根本保障。一是要紧紧围绕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人财物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具体实施执行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和监督制约制度,切实做到权力运行有制度可依,违反制度必究。二是要围绕以上领域制定科学规范、责任明确、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流程图,从流程上有效预防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三是要建立健全党务、政务、行务公开的“三公开”制度以及相关监督考评制度,建立“三公开”协调联动机制,让权力在阳光监督下运行,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
要突出防控重点,加强权力运行和业务操作流程的监督制约。强化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一是要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抓好“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以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干部选拔、集中采购、基建工程、考核评比等重点领域的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对象。要把掌握决策权、人事权、审批权、执法权、监管权、考核评比权的领导干部,具体负责行政审批、集中采购、基建管理和人、财、物管理等关键岗位,负责从事重要业务操作特别是资金流业务操作最终审批权等要害岗位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规范用权行为,严格业务操作,切实加强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三是要突出重点环节。紧紧抓住“三重一大”以及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涉及资金财产管理操作等重要业务活动,规范并固化权力运行和业务操作流程,优化相关运行程序,规范约束自由裁量权行使,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要注重防控流程,加强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前期预防,就是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排查出的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操作等方面的风险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前期预防主要靠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方式进行。中期监控,就是要对领导干部和要害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行为、制度执行、机制落实、权力运行与业务操作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后期处置,就是要结合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采取警示提醒、诫勉纠错、问责整改等措施,防止发生腐败问题,避免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演化为现实的廉政案件。这三个环节应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在摸清岗位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的基础上,将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监督与管理相结合,防控与业务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强化过程管理,实现流程“无缝对接”,筑牢防控“三道防线”。
要求运用科技手段,推行“制度十科技”的防控模式。要加快推进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预警管理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预警防控模式,实现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防控逐步从“有情的人脑管理”向“无情的电脑管理”转变,权力监督从软性约束向硬性监督转变,风险防控从静态、松散向动态、精细转变。要充分利用监督信息系统平台,建立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集中采购、基建管理、信访举报、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三公开”监督等全方位的综合监控网络系统,推动并实现各系统、各部门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监控网络有序连接、资源共用、信息共享。要运用“制度十科技”的有机融合,把制度规定固化为计算机程序,通过公开审批权限、办事流程,对各权力运行、岗位风险、制度执行等进行动态监控,做到系统操作事先预警、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异常动作自动锁定,确保制度执行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取得“制度十科技”防控廉政与职务犯罪风险的综合效应。(雷云斌)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葛霞)2022年是国企改革行动的收官决胜之年,鑫盛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兵团、第十一师党委决策部署,兵团建材集团关于《兵团建材集团三...
作者:葛霞2022-08-29 09:11
【清廉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多次...
作者:李华云2022-08-09 09:47
【清廉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
作者:马宏2022-07-07 07:42
【清廉网】(王继荣)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山西省委坚定历史自信、捍卫“两个确立”,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自觉和...
作者:王继荣2022-06-20 08:21
【清廉网】(李元刚)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
作者:李元刚2022-04-08 07:56
【清廉网】审理谈话是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委委员会议...
作者:云鸽2022-03-29 08:18
【清廉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以及长期执政必须牢牢抓...
作者:郝敏2022-03-07 08:25
【清廉网】“公安大脑”是我国公安工作迈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警务工作,通过搭...
作者:周秀银2022-02-11 09:46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案件审理工作在整个案件查处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土左旗纪委监委积极响应...
作者:云鸽2021-12-31 08:36
【清廉网】(土左旗委巡察办 陈涛)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突破进取的斗争心,从...
作者:陈涛2021-11-30 08:58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手机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及学习娱乐工具,它的好处便利是无与伦比,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它的另一...
作者:云鸽2021-11-30 08:55
【清廉网】(吕宏伟)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新城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
作者:吕宏伟2021-11-04 09:17
【清廉网】(思茅区纪委监委 李睿)搜查措施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12+3”项监察措施中的重要一项。笔者曾...
作者:李睿2021-11-03 10:19
【清廉网】(海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张浩)近日,烟台海阳市某镇某村一群众网络实名举报该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位群众通过电话咨询8900...
作者:张浩2021-10-25 10:12
【清廉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民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案件查办为抓手,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找准问题结...
作者:张琦2021-09-14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