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中出成效 在“转”中树形象
种好“一亩三分田”
“当前正是梅雨季节,防汛形势严峻,过去此时,我们都会参与水利设施安保、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等防汛督查,但现在,这项工作完全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接,我们以‘第三方’身份对防汛工作组织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全面落实中央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以来,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式给了浙江省诸暨市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王仕委深刻的感受。
即说即行、即行即改、即改即见成效。在落实“三转”过程中,诸暨市纪委、监察局把收缩战线、突出主业、种好“一亩三分责任田”作为主攻方向。
学习中央纪委做法,该市调整内设机构,设立案件监督管理室,选调刑侦等专业人员充实纪检监察室,执纪办案人员占比达54%,将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126个精简到14个,精简率为88.9%。同时,书面建议17个乡镇党委限期剥离乡镇纪委书记无关兼职,全市27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全部实现“专职化”,腾出的精力全部用于纪检工作。
“三转”必须内外一体、上下同步,该市在管住乡镇纪委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投到市直部门纪检组织建设上。“表面是双重领导,事实上是同级党委在起决定性作用。”诸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建璋认为,体制不科学,缺乏独立性,束缚了部门纪检组织的手脚。为此,该市打破体制障碍,撤销所有市级部门纪检组织,将67个市级部门划分为五个片区,建立五个派出纪工委,市纪委对派出纪工委实行统一名称、统一机构、统一职能、统一保障、统一直接管理、统一集中办公。
机制一变气象新,机构整合带来的是工作成效的倍增。今年1至6月,全市派出纪工委已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0次,接受联系部门党组织报告权力运行事项529项,查阅各类案卷记录1350份,直接查办林业、卫生等部门违纪违法案件8起。
用好执纪问责“撒手锏”
1月28日,有群众向诸暨市纪委官方短信举报平台反映:“阮市镇城建办副主任吴铁军在海虹舫大酒店大办宴席,邀请人数达500余人,收受礼金数十万元,要求调查处理。”经调查核实,吴铁军被撤销行政职务,全镇通报批评,所收礼金全部退还。该平台开通以来,几乎每周都能收到群众提供的案件线索。
如何有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让群众广泛参与。诸暨市进行了系列尝试:在人流量密集的市中心设立总面积400平方米的来访接待中心;改版诸暨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网站,升级网络举报平台;在商业网站——诸暨E网开辟“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联动专区”;与电视台联合设置“聚焦‘四风’”特别栏目……
在多途径拓宽案源渠道基础上,该市从组织领导、人财物上向办案工作倾斜,精心构建初核线索统一管理、查办案件上下联动、重要案件异地突破、执法执纪机关协同作战的办案机制,以查办案件实际成效震慑腐败分子。今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5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5.9%;市纪委、监察局本级自办案件31件,同比增长182%,其中查办现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8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9人。
既“开门反腐”,又“铁腕执纪”。今年以来,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抓住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以公款送节礼、公款宴请、突击花钱和滥发钱物、公车私用等为重点,下大力气正风肃纪,共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14次,13家单位被通报批评,效能追责3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10人,免职2人。
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对“四风”问题的零容忍,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零容忍……在纪检监察机关严厉的问责压力下,“干净干事、干事干净”成为诸暨市党员干部的铁律。
量好正己及人“一把尺”
5月19日,诸暨市纪委下发通报,就未及时办理及泄密举报材料,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镇纪委书记朱建锋予以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该镇纪委委员詹天均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通报一出,立即引发群众热议。
执纪问责“撒手锏”在指向别人的同时,诸暨市纪委、监察局的目光也聚集到自身队伍建设上,以“正己及人”引领干部作风建设。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该市建立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人制、失职追究制等17项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其中,失职追究制中明确规定:纪检监察干部在执纪办案、明察暗访等工作中,泄露秘密,致使工作被动或影响工作质量,造成损失和在社会上、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的,追究直接责任人、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责任……
在此基础上,该市突出执纪办案的全程实时监督,通过细化纪检监察执纪办案活动,以案件管理为抓手,统一案件进出口、规范涉案各类文书管理、定期进行案件质量评估等,强化内部监督,规范执纪办案,保证办案质量。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照“严、细、深、实”的作风要求,该市纪委、监察局制定出台《市纪委监察局、派出纪工委机关效能绩效考核办法》,对33种共性情形和分科室情形明确具体惩戒措施。
截至目前,该市已下发涉及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问责通报6次,1名乡镇纪委委员被撤职,2名乡镇纪委副书记被免职,16名纪检干部被通报批评或效能告诫。(寿玉萍 倪钰)
链接@短评:
“转”出工作精气神
疾风
转职能,才能聚焦中心;转方式,才能创新机制;转作风,才能树立形象。“三转”,就是为了开创工作新局面,“转”出工作精气神。
浙江省诸暨市纪检监察机关贯彻中央纪委“三转”要求不打折扣,坚持把收缩战线、突出主业、种好“一亩三分责任田”作为主攻方向,思路清晰、工作扎实、行动有力,因而“转”出了成效、“转”出了形象。
面对纠“四风”、反贪腐的艰巨任务,如果纪检监察机关不能抓住自己的中心任务,就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如何攥紧拳头、凝聚反腐合力?如果纪检监察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怎样体现“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遑论监督别人改进作风?就此而言,只有深入推进“三转”,才能主业主抓,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即说即行、即行即改、即改即见成效。诸暨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往中心任务上转,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往过硬作风上转,纪检监察机关就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