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理论探索

铲除畸形“论文经济”

发布时间:2015-05-08 09:34:14 浏览: 486

日前,广东省纪委查处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陈某博士论文造假、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学术论文是个人或集体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后的成果结晶,浓缩的是作者的智慧和创新。然而,当论文与职称挂钩,当学位与晋升相连时,以学术为名的论文造假闹剧便不断上演,附加在学术论文之上的功利诉求使其本该具备的含金量严重缩水,并催生出畸形的“论文经济”。

1“生意火爆”的论文生产链

在百度输入“论文代写”一词,搜索结果有成千上万条。第三方机构代发代写论文“生意之兴隆”可见一斑。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不少以“语言润色”为宣传招牌的“第三方”。他们或通过网络、张贴小广告发布信息,或定期向相关单位派发传单、推广业务,或拨打电话询问要不要买文章,并保证能在核心期刊发表。对于这种集撰写、发表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很多急需发表论文的人贸然上钩。于是,一条地下“论文生产链”便有了庞大市场。

一般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在期刊的发表周期至少为半年到一年,而急于见刊的论文作者在购买第三方的服务后,不仅可以稳拿版面,更可将发表时间提前。个别连笔都懒得动的作者,甚至也只需和中介机构谈妥,在约定时间内署名为本人的学术论文便出现在目标期刊上。

学术论文的刚性需求是“论文生产链”存在的原动力。在高学历官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些官员为了追求更好的仕途,便在文凭上下起了“功夫”。囿于政务缠身,很多官员连学业都很难挤出时间来完成,更别提像样的学术成果。为了顺利毕业,这些官员在学位论文上便打起了歪招——请“枪手”捉刀。

学位论文为一些官员的仕途锦上添花,而学术论文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评职称、职务晋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边是繁琐的日常工作,一边是强烈的晋升欲望,在这种现实条件下,要么匆忙赶制的学术论文达不到期刊发表标准,要么干脆没时间动笔。正如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医生所抱怨的:“连手术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做学术!”自身条件不过硬,却还想从职称评选中分得一杯羹,不少人便琢磨起走捷径。

如此一来,便养肥了那些第三方机构。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向记者坦陈,“论文工厂”聘有全职、兼职的枪手专事学术论文的改写、模仿和修改工作,一篇SCI(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论文要价高达10万元,仅一家机构一个月就有上百万元的营业额。

无良学术期刊也经常从中坐收渔利。第三方机构之所以“无所不能”,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与部分学术期刊的暧昧关系。他们往往与某些期刊的编辑有固定合作联系,编辑通过参与论文买卖可以有现金提成。肩负交流前沿学术成果的期刊,却变成了部分人的摇钱树,失去了其应有的严肃性。

据媒体报道,江西一位高校老师说,职称论文养肥了那些所谓的省级或国家级核心期刊,发一篇论文不仅要找关系,还要上票子。一位学术期刊的负责人私下透露,当年凭关系拿了个刊号真是走对路了,这行原来这么好赚钱,现在都求神拜佛职称论文千万别取消了。

2 被“功利”绑架的学术论文

晋升意味着更多的决策权、更便捷的学术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而学术论文作为打通职称评价体系的硬通货,不少人趋之若鹜,宁可花费重金、违规操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以医学界为例,评估一个临床医生,一看发了多少论文,二看论文的影响因子有多大。即使临床经验并不丰富,医生也可以凭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高人一等”。

“职称评定本应综合考虑申请人的情况,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最终极易简化为以论文定终身。很多单位在职称评审方面实行‘发表至上’、‘论文至上’,是催生论文造假现象的直接原因。”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认为。

SCI论文被认为是科研水平的标志,一名高校附属医院的主治医师说:“虽然不同的医院具体标准不同,但申请副高转正必须发表几篇SCI英文文章,且影响力达3分以上。即使满足了上述资格,申请人还要争夺仅有的名额,从而使得学术论文之争更加白热化。”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术论文市场,第三方机构乘虚而入。由于打着“语言润色”的招牌,这些第三方机构的身份始终处于政策和法规的灰色地带,成功地钻了监管部门的空子。再加上“论文工厂”大多依托网络平台,所有交易流程通过线上完成,不仅难以收集证据,一旦发现风吹草动,这些第三方机构还能迅速人间蒸发,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度。

日前,一名四川大学教师的“自白书”一石激起千层浪。文中,他痛批走味儿的大学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当大部分职称只能用论文来换算,指挥棒的本末倒置将使评价体系陷入老师不会教书、医生不会治病的怪圈,客观上纵容了学术腐败的蔓延,劣币最终驱逐良币。

学术圈是非常重视传承的共同体,学术工作者不仅承担科研任务,更肩负着言传身教、培育下一代学术接班人的职责。“师傅”如果靠投机取巧而不是潜心钻研学问就获得风光无限,给“徒弟”的学术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将带来十分恶劣的示范效应。这对学术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让学术论文回归纯粹

铲除畸形“论文经济”,需要矫正失衡的职称评价体系,而矫正失衡评价体系的关键在于给职称论文“减负”,剥离攀附其上的“功利”诉求,使其真正找回纯粹的学术价值。

论文只是展现学术水平的一项指标,不能成为科研的终极目的。因此,改革职称评审制度首要的是合理配置职称论文的权重,更加注重对职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教师要切实考察课堂教学质量,医生应把临床业务水平作为评价重点,逐渐引导“论文至上”思维向重业务能力上转变。

一篇媒体报道称,湖北大学赵柏树老师任副教授17年,一直承担专业基础课教学,连续10个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均为优秀,多年获评该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后,终于不需要凭论文晋升教授。这不啻于是个好消息,其透露出的是重能力而不是“唯论文”的积极导向。

专家建议,要探索多样化的晋升和评价体系,打破“论文至上”的束缚。之所以无数双眼睛紧盯着职称,源于职称与晋升直接挂钩,进而与每个人的待遇、地位息息相关。应寻求建立不同职业的分类评价体系,明确哪些职业需要评职称,哪些职业不需要评职称。不需要评职称的职业应有一套独立的行业内部晋升体系,而不是搞一刀切,最终造成“论文多产而能力低下”怪象。

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参考。在有些国家,医生分成临床医生和科研医生两种。其中,临床医生无需做科研,也不需要评职称,他们的待遇只和真实的医疗水平画等号;而科研医生则专职搞科研,对于学术论文有较高的要求,但收入没有临床医生高。

学术论文造假产生的影响非常恶劣。一旦发现官员涉及论文造假的问题,应严肃处理。“对涉嫌论文造假的行为一查到底,并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程文浩建议。

据媒体报道,4月19日,针对陈某博士论文造假一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官网发布通报称,陈某因其早年的博士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已由上级部门立案。2014年12月,陈某的副校长职位已被免去,并且其在职攻读博士的江西财经大学已经配合广东省纪委的调查,撤销了陈某博士学位,并依照规定向社会公布。

崇高的学术事业容不得一粒沙子,别再让学术论文假“学术”之名,伤了科研工作者真学术的心。(本报记者 王卓)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葛霞)2022年是国企改革行动的收官决胜之年,鑫盛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兵团、第十一师党委决策部署,兵团建材集团关于《兵团建材集团三...
作者:葛霞2022-08-29 09:11
【清廉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多次...
作者:李华云2022-08-09 09:47
【清廉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
作者:马宏2022-07-07 07:42
【清廉网】(王继荣)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山西省委坚定历史自信、捍卫“两个确立”,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自觉和...
作者:王继荣2022-06-20 08:21
【清廉网】​(李元刚)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
作者:李元刚2022-04-08 07:56
【清廉网】​审理谈话是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委委员会议...
作者:云鸽2022-03-29 08:18
【清廉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以及长期执政必须牢牢抓...
作者:郝敏2022-03-07 08:25
【清廉网】​“公安大脑”是我国公安工作迈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警务工作,通过搭...
作者:周秀银2022-02-11 09:46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案件审理工作在整个案件查处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土左旗纪委监委积极响应...
作者:云鸽2021-12-31 08:36
【清廉网】​(土左旗委巡察办 陈涛)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突破进取的斗争心,从...
作者:陈涛2021-11-30 08:58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手机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及学习娱乐工具,它的好处便利是无与伦比,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它的另一...
作者:云鸽2021-11-30 08:55
【清廉网】​(吕宏伟)​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新城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
作者:吕宏伟2021-11-04 09:17
【清廉网】​(思茅区纪委监委 李睿)​搜查措施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12+3”项监察措施中的重要一项。笔者曾...
作者:李睿2021-11-03 10:19
【清廉网】​(海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张浩)​近日,烟台海阳市某镇某村一群众网络实名举报该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位群众通过电话咨询8900...
作者:张浩2021-10-25 10:12
【清廉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民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案件查办为抓手,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找准问题结...
作者:张琦2021-09-14 11:56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