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为动力 实现夏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改革为动力 实现夏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共夏邑县委书记 梁万涛
夏邑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152万亩,辖24个乡镇,727个行政村,总人口120万人,是孔子祖籍所在地和彭雪枫将军殉难地。夏邑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西瓜之乡”“中国棉纺织名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近年来,夏邑县不断适应新常态新任务,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经济发展高质量,创新发展机制,破解发展瓶颈,保障发展民生,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先后成功举办了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中国第二届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论坛暨油用牡丹产业扶贫研讨会、全市生态建设暨国土绿化清河行动推进会、全市整建制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现场会、全省农民体育工作现场会等。
一、落实部署遵实际,理清思路抓手实。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改革精神部署,县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向党中央、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看齐,以敢于担当的勇气推进改革。成立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考虑夏邑县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研究改革的目标路径,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近几年夏邑县各项工作步入全市一流行列,必须乘势而上,解决发展短板,激发发展活力,在全市树标杆、保一流。做好改革总体方案设计,明确了“落实省市下达的改革任务,以各项试点改革为契入点,全面推进,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对上承接好,县级完成好”的改革思路。在制定改革方案、推动改革过程中,加强对事关全县发展改革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疑难复杂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谋划,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选准载体,明确抓手。 一是以“四步培养法”为抓手,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夏邑县“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我们以农广校为依托,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实施了“把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近年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500多人,发展新党员893人,预备党员365人,进入村“两委”成员837人,有210名优秀村干部当选为支部书记。二是以百城提质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抓住河南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县机遇,按照“以绿萌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城建发展理念,坚持老城提质、新城提速、产城融合、统筹推进,多方融资30亿元,实施了82个城建重点项目。目前,打造了“一湖三河七路九园”城建亮点,形成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天龙湖风景区“五区”联动发展格局,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现场会到夏邑县进行了观摩。三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夏邑是“中国棉纺织名城”,主导产业是纺织服装业,全县纺纱规模220万锭,织布能力10万吨,服装加工能力1.2亿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企业转型升级,采取了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促进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目前,通过智能化改造的企业,平均产能提高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推进现场会在夏邑召开。
二、围绕中心破瓶颈,促进发展高质量。一是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中西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7万亩,总产50万吨,产值15亿元,获得全国第三、全省首个“中国西瓜之乡”,“夏邑西瓜”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填补了商丘空白,全国现场会在夏邑县北岭镇召开。依托“中国食用菌之乡”品牌优势,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全县现有食用菌菇棚9000余座,年产双孢菇、草菇等食用菌13万吨,产值9.36亿元。二是破解农民发展产业资金难题。创新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出台了《夏邑县财政扶贫支持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创新“政府风险补偿基金+金融机构+建档立卡贫困户+财政贴息”的小额信贷模式。目前县财政已累计提供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6850万元,夏邑县邮政储蓄银行、夏邑县农村信用联社合作按风险补偿金1:5的比例组织小额贷款发放。明确,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投放扶贫小额信贷3.4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8000余户。三是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质量,提供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夏邑县的纺织服装业在规模总量和发展质量上具有一定潜力,这是夏邑经济支柱产业,必须持之以恒发展壮大。为破解资金发展瓶颈,依托县财政投资担保公司,设立智能化改造基金5000万元,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融资平台。去年以来,累计为企业智能化改造融资2.69亿元,发放财政奖励补助资金2695万元。大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夏邑县被确定为商丘市唯一一家“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11家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被确定为微导航企业,10家企业被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5家企业完成国家科技评价备案,企业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等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启动了总投资20亿元的印染产业园项目,引进了永安纺织、恒天永安新织造、恒天非制造布等一大批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其中,永安纺织被授予“河南省高支棉纱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加快大洋纱线、永安纺织、赛琪服饰等龙头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加速推进“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三、强化责任抓推进,多措并举重实效。一是建章立制,夯实改革责任。制定下发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及成立专项小组的通知》、《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我县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年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及各专项(题)小组的职责。一是日常工作求“细”,进一步完善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省、市深化改革领导组会议精神,研究布置全县相关改革事项,分层次明确了工作职责。二是任务管理求“实”,逐步完善了《改革事项责任分工方案》、《改革工作督察方案》、《建立改革工作台账制度》,各改革专项小组组长,根据各自负责的改革事项进展情况按时召开专项小组推进会,增强了推进改革的责任担当。三是工作运转求“快”,大力践行“马上办抓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将深化改革列为“五查五促”内容,推动了改革事项的快速落实。二是加强协调,凝聚改革合力。县委改革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做好对上衔接和对下督导,对市委改革办部署的各项工作,及时安排,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对基层反映的改革中的问题及时向县委反馈,对改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请示,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基层。加强县委改革各专项小组和改革重点单位的沟通对接,对重点改革责任单位,定期对账盘点,紧盯具体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适时跟踪,督导落实,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改革氛围。充分发挥干群结对帮扶作用,将改革工作与“三·五”基层工作日等相结合,使改革工作接地气、见成果。发挥网络媒体宣传作用,“三·五”基层工作日微信平台,广泛宣传,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分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改革办与相关信息部门联动工作,编发信息摘报、信息专刊,总结推广改革积累的好经验,凝聚支持改革的正能量。
四、紧抓试点不放松,成效突出亮点多。 近年来,夏邑县被上级定为多个改革试点,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抓好省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2017年7月6日,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畜牧局认定夏邑县等17个县为第二批“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全县有126个企业201个农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家企业3个农产品申报绿色食品、1家协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县政府下文批准现代农业示范园32家。2018年3月22日,商丘市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现场会在夏邑召开。二是抓好省级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2015年10月,会亭镇被确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试点镇,该镇紧紧围绕省市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科学编制了夏邑县会亭镇总体规划着力实施“一城一园一网一廊”战略,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和打火机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2018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实现税收近亿元。全镇71家规模型打火机组装企业累计投资l.2亿元,新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350条,全镇打火机由人工组装全部提升为自动化生产,实现了安全生产、规模化生产。三是抓好省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供销社在“三位一体”建设、基层社改造、项目建设、电子商务、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依托县供销社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发展会员单位500家、农民会员12000户。实施了义乌商贸城等3个供销社旧址改造项目,入驻商户600余家,安排就业人员2300人。四是抓好全国返乡创业改革试点、省级返乡创业改革试点示范县。2018年以来,我县农民工返乡创业41758人,创办市场主体34251家,其中第一产业4166家,第二产业1486家,第三产业28599家,带动就业162829人。按照“推进产业集群,打造特色板块”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四大特色返乡创业基地。即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食用菌生产加工产业基地、手工艺品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返乡创业搭建了平台。五是抓好省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建立了三级普惠金融服务组织,在惠农支付服务站建设基础上已升级改造完成普惠金融服务站43个,挂牌39个。2018年,全县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小额信贷4亿余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7000余户。目前,全县普惠授信户数7833户,授信金额54759万元。六是抓好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了六大优质农产品集中种植区:以王集、歧河、郭店等乡镇为中心的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区;以北岭、胡桥、太平、歧河等乡镇为中心的优质设施84-24西瓜种植区;以车站、郭庄、李集为中心的食用菌、白菜种植区;以郭店、会亭为中心的优质花生种植区;以曹集、何营、刘店集为中心的优质蔬菜种植区;以太平、孔庄为中心的优质果品、食用菊花种植区,规模种植总面积达到50万亩。2018年5月21日,在北岭镇孙后寨村举办了2018年第一届河南夏邑“中国好西瓜”大赛。CCTV7《美丽中国乡村行》、《河南日报》均进行了采访报道。七是抓好省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201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以来,共转移农业人口市民化4.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1%。特别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成效明显。另外,我县在外的一些经济能人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先后捐资6000余万元,完成了长寿阁等标志性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