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力十个“有” 做实派驻精准监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奋斗之年,还是全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的“精准监督年”,做好做实派驻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派驻精准监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十届自治区纪委六次全会和十二届市纪委十次全会精神,以及赛罕区纪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我认为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有硬度,有广度
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必须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以不变应万变。首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不断的磨炼中逐渐形成踏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并且把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和担当深深根植于内心。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练就“金刚钻”的本事,方能解决“瓷器活”的问题。第三,要具有最广泛、最实用的知识面。时代发展,工作统筹,需要我们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点,不断拓展所需的知识面。
自身硬才能勇担当,勇担当才能精准监督。打铁的人,必须成为铁打的人,这即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是做好派驻精准监督必须具备的个人条件。
二、有目标,有安排
定位准才能责任清,责任清才能方向明。派驻组要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能定位,明确监督目标,厘清权责关系,找准目标方向,做出具体安排。紧盯驻在部门班子成员和重点环节以及重点岗位的干部开展监督,并督促其履行好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督重点,抓好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目标明确,安排得当,是做实派驻精准监督的前提条件。
三、有沟通,有协作
驻在单位的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派驻组履行监督责任。派驻组与驻在单位目标相同,站位不同,职责不同。双方在工作中要做好沟通,建立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等机制,形成同向发力、协作互动的工作格局。驻在单位要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政治意识,在开展三重一大事项或“三务公开”内容等相关重点工作时,要及时与派驻组沟通,主动邀请监督。派驻组为驻在单位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责任提供有效载体,夯实“不敢腐”,强化“不能腐”,厚植“不想腐”,逐渐引导驻在单位由“参与式”的被动监督转变为求实效的主动监督。除此之外,派驻组还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媒体传播,做好与公众的沟通,传播正能量,引导正方向,惩治与震慑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促进派驻精准监督。沟通及时,协作配合,可以切实为做好派驻精准监督提供便利条件。
四、有行动,有落实
精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推动驻在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关工作,贵在行动,重在落实。精准监督,如同精准脱贫一样,关键在把握精准要义、念好精准“真经”、做好精准文章。派驻监督必须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切实做到职责定位精准、台账建立精准、监督对象精准、执纪调查精准、政策落实精准、结果惩处精准,才能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吹糠见米、水到渠成,实现精准监督之目的。行动有效,落实到位,是做实派驻精准监督的关键条件。
五、有汇报,有总结
重大问题要请示报告是党的重要纪律和规矩,是实现党在各个时期使命和任务的内在要求。及时请示,及时汇报,可为派驻精准监督及时指明方向,确定思路,精准司策,提升办案质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起有落,有始有终。派驻监督也不例外,及时总结,方可汲取经验教训,优化职能,理顺关系,调亮监督“探头”,确保在严和实中体现精和准。请示汇报,总结改进,是做实派驻精准监督的必要条件。
派驻精准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即需要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的过硬素质,又需要上级部门的有力指导,还需要驻在单位的协同配合。多方统筹,全面发力,派驻组才能挺起腰杆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实现精准监督。要以强化政治监督为统领,做实日常监督为基础,整治专项监督为抓手,切实提升精准监督的时效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推动派驻组的监督职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取得更精准突破、见到更精准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精准之力、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 李桂英)